研究:基督信仰 促中國經濟發展

莊瑞萌 2015/01/13 20:43 點閱 3964 次
中國基督徒眾多,但民眾因基督信仰而遭迫害一事也受到各界重視。圖為北京一教堂。(photo by Eastern Mennonite University Cross Cultural Program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中國基督徒眾多,但民眾因基督信仰而遭迫害一事也受到各界重視。圖為北京一教堂。(photo by Eastern Mennonite University Cross Cultural Program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莊瑞萌綜合報導】21世紀不只有新版的《資本論》,還有新的《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宣言了。幾位中國高等學府研究員於2014年12月發表的論文指出,跨入21世紀的10年,中國基督教興起的地方,就是經濟增長最蓬勃的省分。美國信仰智庫也認為,於情於理,宗教自由才是出路。

儘管中國大陸對外宣稱推廣無神論,但其信仰人口之多,僅次印度,為全世界第2大,國內擁有大量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佛教信徒。中國天津南開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者王群勇等人最新研究卻發現,基督教對經濟成長的幫助最為顯著,與20世紀初社會學家韋伯的經典《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論點同出一轍。

【信仰幫助經濟翻轉】
學者根據2001至2011年間的11省的經濟成長數據,注意到基督徒雖只占全國5.1%的人口,低於道教民間信仰的21.9%、佛教的18.2%,卻成立了16.8%的宗教機構(無神論、無信仰者的機構不算宗教機構),而這些基督教組織促進了蓬勃的經濟活動,從貨品、服務、人事,到教會與信仰提供的人際安全網對經濟翻轉的無形幫助。

王群勇與另一名研究者林新宇表示,基督教的社會倫理儘管並不特別尊崇賺取財富,但由於基督教信仰重視人的整全發展,就會強調人必須向上帝與其他信徒負責,從而帶來了守法與理性的投資習慣,抑制了從事不正當的投機買賣等犯法或賭徒行為。

「宗教自由與事務基金會」(Religious Freedom and Business Foundation)創辦人布萊恩‧格林姆認為,既然基督教信仰是近年來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中國政府刻意打壓基督教信仰就不符合其發展經濟的初衷。

【打壓宗教陷衰退】
他指出日前溫州教堂被拆毀一案,這是典型地方政府打壓基督徒的明顯例子。他說,「中國過去因為快速解除管制,讓經濟發展得以成功,未來如果要讓經濟奇蹟持續數十年,唯一辦法就是解除相關宗教打壓。」

格林姆表示,該論述並非暗示學界期盼中國能獨尊一教,而是冀望藉此「建造一個更透明化的經濟體,以長程來說,提供一個更完善的政策。」

據統計,目前全球超過43%國家都存在宗教迫害現象。格林姆指出,「宗教仇視與打壓會使當地與外來投資者退卻,因此通常宗教迫害就是GDP下降的前兆。」
「宗教自由並不僅僅與經濟發展相關,」格林姆強調,宗教自由可為國家帶來和平,「具較高度宗教自由的國家大多數崇尚和平,完全民主的國家也相對最具宗教自由。」

本次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中國經濟回顧》期刊。

延伸閱讀:王群勇與林新宇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的論文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3951X1400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