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老人失智的多元療法

趙崑陸 / 職能治療師 2014/12/16 11:37 點閱 2584 次

近日有兩則報導屢屢被新聞媒體所放送,其一為中華民國陳前總統罹患「額顳葉型失智症」等多項疾病而出現認知與動作能力退化,是否可以保外就醫並接受居家治療;其二則是相當令人不捨的消息,一位罹患輕度失智症的長者,在迷路6 天後被人發現凍死在路邊。

這兩則新聞都不斷地喚起一個應被正視且重要的議題,台灣社會目前正在快速老化且失能比例激增,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要面對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老人問題多】
我們常聽到這些故事:75歲的黃奶奶整天說著已過世的母親回來探望他;80歲的梁伯伯仍然每天買一罐酒說要跟去跟已經離世的長官喝酒;72歲的陳婆婆到處撿資源回收回家堆放,卻又不願意讓人拿去變賣或是整理環境;65歲的林阿姨整天對著自己的媳婦咒罵,說她是搶自己老公的人;77歲的趙奶奶懷疑女傭偷走她的私房錢,常到警察局報案……

這些故事每天24小時都可能發生,無法預期發生的頻率與程度,常讓照顧者感到心力交瘁。

在失智症還未「失智」時, 我們喚它為「老人癡呆症」,單純從字面上的義意去做解釋,很容易把老人癡呆症聯想到這種病讓「老人」變成又「癡」又「呆」,然而這樣負面且帶有歧視的偏頗命名,卻容易讓更多人不願意接受診斷與後續治療。

面對患者難處理的行為問題或是妄想言談,我常指導家屬應該秉持著不過度在意、不批判、不著急的原則,運用患者注意力與記憶力不佳的情況,嘗試引導或是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讓患者的情緒趨向穩定, 如此才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找尋更適合的介入方式。

【讓生活有意義】
另外家屬也應該要理解,認知能力的高低並非與生活能力絕對相關,而且最適合也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就是有「意義」的生活;因此,對於認知能力退化的爺爺奶奶們,透過環境調整與部分協助,就仍擁有一定程度的日常活動執行能力;況且他們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尊嚴與價值感,因此如果我們像對待孩子一般地對待患者,只會讓患者喪失尊嚴與價值,也放棄了最有效率且便宜的治療方式。

罹患失智症並不是患者與家庭邁入悲慘世界的開始,目前透過多元專業團隊的整合式療法介入,從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認知復健、懷舊治療等多元方式介入,而且重視個人價值與照顧者的喘息照顧服務, 都是讓失智症患者及家庭仍可擁有人生價值及一定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