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針對大專院校2016年新生人數驟減,教育部長吳思華日前表示,預計有1萬4千位大學教師面臨失業,教育部將輔導這些溢出人力投入產業。高等教育產業工會11日反對說,台灣現行「生師比」遠高於其他先進國家,與其繼續裁撤師資,更應該把少子化當成契機,減少「生師比」,以提升整體高等教育的品質。
根據教育部資料,全國大專院校平均生師比約26.3,雖然低於教育部訂定的32,但比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OECD)14的標準,仍顯太高。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補充說,教育部所訂的師生比標準,教師部分加入教官與兼任教師,學生部分扣除外籍學生、僑生、陸生,老師多、學生少,生師比的數字看起來自然很漂亮,但親自走一趟大學教室,會發現一班上百人的通識課比比皆是,普通教室也大多5、60人一班,老師光認學生都有困難,遑論逐一指導學生、安排面談時間。
面對2016年新生數將驟減2萬多人,次年又再少1萬多人,教育部長吳思華曾表示,要把大學從目前162所裁減至100所左右,估計有1萬4千多位教師丟工作,因此會輔導教師進入產業、公部門或創業,讓高級人力從學界內分散。
高教工會卻指出,台灣民國80年的大專院校生師比只又18.5,許多私立技專院校增招學生後,卻逐年裁撤老師,導致大學教師的教學負擔加重,讓高等教育品質下降;少子化本該是「提高生師比」的契機,教育部卻「搞錯方向」,繼續關學校、辭退老師。
根據高教工會初估,未來若包含碩、博士生,總體大專院校生員將從135萬人降為100萬人左右,如果讓生師比回歸民國80年的水準,完全不須重新安置大專院校5萬名教師。學生減少、學費收入短缺350億元的前提下,要如何維持相同的教師人數?高教工會建議說,改善教育品質是一種公共投資,應該由政府增加教育經費,並讓退場私校資產,回歸挹注高等教育。
對此,教育部回應表示,降低生師比需有財源支持,須看私校自行評估負荷後的結果,而少子化衝擊也不是僅靠調整生師比即可解決,但教育部會將各方意見納入總體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