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好的麥子除了灑在好土,才能長的好之外,更要細心耕種,才能吃出安心。」高雄市三民國小自然老師黃文欣從去年開始花費一整年時間,從去年開始參與「雜糧食物教育學堂」,與學生共同在校園種植小麥、大豆與蕎麥等。她說,面對食安危機,如果孩子沒有機會自食其力的耕種,根本不會與日常所吃的食物產生連結。
全教總工會8日上午宣布「雜糧食物教育學堂」正式開學,希望全國教育單位也能跟進落實食安教育。自2011年開始,全教總推動本土種植,推動「麥田見學」,雖然僅有39所國中小學參與,但到了今年開始推動「雜糧學堂-復興國產雜糧運動」後,已有100多所國中小學的師生參與其中。
「農友就是最好的老師,觀察農作物的成長,就是最好的食安教科書。」全教總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李雅菁表示,從第一年推動至今,雖然有更多學校願意參與,但她仍希望學校不只願意參與,家長更應讓孩子從小體認,「對土地友善就是對自己友善,並理解糧食出產的過程,不應被金錢價值取代,」如此食品製造業者更能發自良心,製作產品。
黃文欣指著其中一位小學生的學習心得舉例表示,想到收成如此辛苦,吃的幸福不是「光說不練」,必須配合長時間的教育培養,才能體會糧食的珍貴與農友的困境,因此希望透過孩子的教育,在傳達給家長的同時,更能透過購買,「回饋給農民」,成為一種正向循環。
影像說故事 培養學生公民意識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老師若能帶著學生走出校園拍攝紀錄片,開始關心這片土地,與當權者對話,那麼台灣的下一代將會更關心我們的社會。」剛從占中活動回台的紀錄片工會理事長李惠仁導演,8日上午為新北市紀錄片種子教育營的結業分享會中如此表示。
今年共有73位老師,歷經2階段課程及拍攝企劃提案,最後共完成9部紀錄片,不僅影像處理細膩,更具社會意識。
新北市新聞局長林芥佑在成果發表會中表示,學習如何理性判斷拍攝具煽動或感染力的影像,並存有同理心與公民意識,對學生及老師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課題,尤其在網路多媒體的洪流中,拍出具影響力的影像,是台灣最缺乏的教育,因此老師參與紀錄片的學習,回到校園後,才能以正向的方式教育學生,進一步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
擔任評審的紀錄片導演曾文珍表示,老師們雖然在「影像」說故事上可能很陌生,但在短期的培訓中,平時不僅忙於教學,還得擠出時間來拍攝紀錄片,實在不容易,而他們的作品中,能看見為拍攝紀錄片,上山下海,等晨曦、捕捉日落,甚至關心起學生的親情,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