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最新研究發現,風力渦輪產生的「嗡嗡聲」,雖然低頻到人耳幾乎無法察覺,卻對聽力造成危害。研究指出,暴露在類似風力渦輪機所產生的低頻噪音下,內耳的生理構造被「大大地」改變了。
利用風來產生電力的風力發電廠是屬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的一種,因其不會產生廢熱、不會排放溫室氣體,被許多先進國家視為再生能源的救星,世界各國相繼大力發展,也提供了寓教於樂、觀光休憩、環境美化等附加價值。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40個國家擁有風力發電廠,大多位於歐洲、北美洲,如德國、丹麥、英國、美國等地。
【低頻可能失聰】
但英國《電訊報》報導,日前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開放科學》期刊上,德國慕尼黑大學科學團隊所作的研究顯示,居住在風力發電廠可能導致嚴重聽力受損,甚至失聰,該研究警告,低頻噪音也可能對人耳產生危害。
團隊找來21名介於18至28歲,且聽力正常的男女進行實驗,並將他們安置在充滿30赫茲的低頻聲音的隔音空間內長達90秒,然後用「自發性耳聲發射」(SOAE)檢測受測者,檢查從內耳耳蝸傳導至外耳道的微弱音頻是否改變,科學家隨後發現,21人中有17人的內耳出現變化,「耳聲發射」出現約3分鐘的強弱震盪。
【人們無法察覺】
研究人員馬可斯‧杜克爾博士表示,通常內耳發出的聲音維持相同頻率,但受測者的數據卻出現變化,「幾分鐘的震盪,可以解釋為內耳的機制,因為低頻噪音而出現變化。」他說,「我們無法確定當長時間暴露在低頻噪音下,像是居住在風力發電廠附近時,會出現何種變化。」
杜克爾博士表示,該研究或許可以協助解釋風力發電機附近居民出現的生理症狀,像是睡眠障礙、聽力問題和高血壓等。他解釋,低頻並不被看作強烈或令人感到不安,是因為大多數時間人類無法察覺,「人們往往認為,如果聽不到就沒問題,但低頻聲音無形中卻會影響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