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綜合報導】聯合國6日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簽訂的「愛知目標」雖然增加部分區域生態棲息地,但全球濫伐、過度捕撈情形依舊嚴重,鳥類、哺乳動物與兩棲類的平均滅絕風險依舊增加,想按目標達成在2020年前抑制物種滅絕,恐已來不及。
全球生物多樣性正急速下降中,世界自然基金會曾表示,1970至2010年間有52%的魚、鳥、爬蟲、哺乳類物種已經滅絕。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7月報告也顯示,目前有10分之1的鳥類、41%的兩棲類面臨絕種危機。
為停止破壞生物多樣性,2010年全球200多個國家齊聚日本愛知縣,以「增加生態多樣性」為目標訂出「愛知目標」,打算在2020年前將生物棲息地面積從10%提升為17%,海洋保護區面積從1%提升至10%等,以增加全球生物多樣性。
然而,在南韓6日全球生物多樣性大會上,聯合國新發表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4版報告》卻挑明,全球維護多樣性的成果,令人失望。眼看2020年期限即將來到,卻仍有10項目標毫無進展、33項進步緩慢、5項持續惡化。
比如全球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的面積確實增加,但瀕危物種如狐猴、森林長頸鹿「㺢㹢狓」、候鳥琵嘴鷸等,絕種危機仍持續升高,林地砍伐、濫捕的行為也未得減緩。
聯合國分析,除了政府經費投入不足之外,許多國家偏重在物種保護上,忽略了日益破碎的棲息地才是北極熊、樹蛙、紅毛猩猩等動物受威脅的主要原因。
秘書長潘基文提醒各政府,提升生物多樣性可以減少國家貧窮、提供更多食物與淨水等,好處多多。經濟與生態多樣性看似無關,但以昆蟲為例,每年免費為作物授粉,省下全球約1900億美元的糧食生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