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針對伊斯蘭國跟俄羅斯發表演說、香港學運占中環、北京主辦APEC 馬習該不該面 (20140926醒報國際現場)

陳昱穎 2014/09/30 17:29 點閱 1609 次
為爭取香港特首普選,香港發起「佔領中環」公民抗命行動。(photo by 陳玨明/台灣醒報)
為爭取香港特首普選,香港發起「佔領中環」公民抗命行動。(photo by 陳玨明/台灣醒報)

主持人: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
來賓:政大國關中心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嚴震生
整理:王承中

一、 歐巴馬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內容針對伊斯蘭國跟俄羅斯。

主持人:伊斯蘭國極端恐怖分子的威脅及對俄羅斯的譴責,使歐巴馬在聯合國第69屆大會上的演說備受矚目,此演說針對伊斯蘭國(IS)及俄羅斯,嚴老師的看法如何?

嚴震生:歐巴馬這次在聯合國的演說,剛好輪到美國擔任安理會的輪值主席,美國責無旁貸,不僅是第一強權,聯合國總部又在美國紐約,加上是安理會的輪值主席。所以歐巴馬這次的演說,態度非常強硬。

歐巴馬過去曾跟俄羅斯示好,特別還跟俄羅斯說,過去我們彼此的關係不好,沒關係,美俄之間如同電腦一樣,可以RESET,重新開始。但重新開始的結果卻被大家批判,普丁現在變得十分凶悍,在烏克蘭予取予求。所以這次演說,歐巴馬開頭第一個就是對俄羅斯做出批判,也對俄羅斯批判最凶。

冷戰結束,美俄兩國合作的時候,對世界的和平有很大幫助,包括可以減少許多核子武器。在敘利亞使用化武時,美俄也進行過合作,由俄羅斯進去敘利亞解決化武問題,所以歐巴馬說美俄間是可以創造和平。但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為,讓美俄和平的關係沒辦法繼續往下走,其實對俄羅斯也不好,美國與西方國家不會停止對俄羅斯的制裁,除非俄羅斯立即改弦易策。

不僅對俄羅斯,他也提出對伊斯蘭國的批判。我覺得這整個演說,最重要的就是,歐巴馬說過去在土耳其、在埃及對伊斯蘭,是較為鼓勵性的談話,因為歐巴馬希望中東地區有些變化。但是這次他有些譴責了,我在看歐巴馬演說的時候,就想到我以前有關他的書,談他當年在美國參選的時候,當去拜訪少數族群,比如印度人、中東人及亞裔等,他一定會說,你們有一個很古老的文明,很重視教育,重視家庭。

他這次也是一樣,歐巴馬說伊斯蘭有古老的文明,重視教育及家庭價值,怎麼可以讓自己的年輕人,在教育上接受極端想法,怎麼可以去憎恨其他的人,因為宗教是談愛的。所以可以看出歐巴馬完全在譴責伊斯蘭極端主義。他特別針對這些遜尼派的國家、海灣國家,包括沙烏地,雖然他沒有指名道姓。但歐巴馬說你們不能一方面大發石油財,另一方面,又拿這些剩餘的錢,去資助IS激進分子。

從這些強硬的態度來看,這一次,歐巴馬不僅是有一個態度的改變,而且,他還組成40多國的聯軍,準備要來對抗IS。這一點是他跟小布希最大的不同,包括柯林頓、老布希,他們比較相信國際組織、國際機制及平台場合,像是聯合國,用多邊主義的方式,盡量組成一個多邊的合作機制來處理國際問題,而不是美國帶頭蠻幹。

這也可以看出歐巴馬軟硬兼施,一方面讓很多國家有參與感,另一方面美國的態度卻又非常強硬。歐巴馬近年被共和黨批判最凶的地方,就是美國都是在背後領導,沒有帶頭,這次看起來美國終於帶頭了。

主持人:歐巴馬強硬的態度,讓很多國家捏一把冷汗。因為好不容易冷戰結束,但現在感覺歐巴馬跟普丁,針對不管是烏克蘭事件、IS事件,其實存在著相當程度的歧見,兩大陣營互相對立,世界和平是否受到威脅?

嚴震生:我認為,除了美國跟俄羅斯的關係之外,最近很多中國方面的學者,認為中國應該跟美國站在同一立場,甚至加入反伊斯蘭的行列,因為中國本身也有遭受恐怖攻擊的危險,如疆獨維吾爾的伊斯蘭激進份子所帶來的威脅,所以如果今天中國能夠跟美國站在一起,其實是還不錯的。

最近美國及北約,用實際行動來支持烏克蘭,我認為,俄羅斯會有一些克制。而且目前不只是美國強硬,歐巴馬今天組成聯軍,就是要讓大家看到這不是美國一個國家在蠻幹而已。

在演說當中,最讓大家感到意外的地方在他批判這些伊斯蘭激進分子的同時,也承認美國國內也有問題。密蘇里的佛格森,黑白種族的衝突,他說我們有我們族群的問題,但是我們會努力處理,縱使有各種不滿,也不代表你可以使用恐怖主義。西方國家願意來處理悲情或是不滿,但是如果你訴諸恐怖主義,就是不對的。他說,你的神也不會允許你做這樣的事。

我覺得歐巴馬是用一種宗教、道德的層面,來呼籲支持IS的國家或想加入IS的年輕人,希望他們趕快離開,他也特別強調,如果你還在幫IS,你現在就離開,否則你的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儘管態度很強硬,但卻又有包容性。

二、香港學運占中環,爭普選。

主持人:針對政治改革的問題,香港學生用罷課的行動,對中國政府產生某種程度的壓力,儘管香港學生也知道罷課無法改變北京政府的決定,但還是要向北京施壓,讓北京沒辦法對香港予取予求。嚴老師是不是這樣?

嚴震生:確實,香港在1997年回歸之後,特首選舉是採漸進式的方式,包括立法局也是一樣,雖然最後會慢慢走向普選,但是時程表是由中國決定。本來2015年要舉行特首直選,但還是要經過一個提名委員會的程序。現在香港大學生所抗議的就是2017年的特首選舉,人選還是由提名委員會決定的問題。

我相信香港的民眾認為這個提名委員會裡的委員,大部分都還是北京中意的人選。他們希望改變提名委員會,讓他們不是在北京提出的2-3個人中來做選擇,而是希望有公民提名的機會。

因為現在提名委員會的成員組成,大概分成4個層面:專業人士、工、商團體代表及社會代表等。問題是這4層面組成的提名委員會共1200名的成員,大概是由20萬選民所選出來。

如果是間接選舉,如台灣過去的總統由國民大會選出,1996年以後台灣總統也變成普選。如果我們1996年的總統選舉,還是用國民大會的間接選舉來選,也還算是一種民主程序。因為所有的國大代表也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然後再由國代選出總統,間接選舉不表示不民主。

但是,像是香港的提名委員,不是由全部的合格選民選出來的話,這就成為很大的問題,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民主的代表性。當然,對中國來講,所謂的一國兩制,是香港你可以跟我們不一樣,但是不表示說我們可以同意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人大代表有他們的意見,就像剛主持人講的鐵板一塊。如果你今天認為和平佔中可以爭取到什麼東西,大概也很難。但是我相信,北京方面,應該會給香港比較多的人選,但是不會改變太多。

中國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所給的民主,是緩慢、漸進式、有限度的民主,但是香港人所希望的是類似西方或是台灣的全面民主,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中國來講,他們已經盡力了,已經給了這麼大的空間,至少跟中國內部不同,香港擁有比較大的自由,但是對香港人來說,尤其是學生,他們所希望的是簡單、快速的民主。

主持人:確實,批評學運的聲音,認為在1997年以前,英國治理的香港,香港人怎麼從來都不要求民主,你們都不會覺得怎麼樣。那時候,香港是一個經濟上完全自由,但是政治上卻是不民主、完全是由英國掌控。有人認為英國在離開之前,留了一個火種,要求成立立法局,或是特首選舉,未來慢慢走向漸進式民主。很多人說英國統治的時候為什麼不做,而是交給中國來做?

嚴震生:但是我認為,今天香港他們擔心,譬如3年前,進行的反國教,在台灣聽起來以為是反國民教育,但是所謂的反國教其實是反愛國思想教育,他們不喜歡有這樣的東西存在,他們要維持香港的獨特性,要跟大陸不同。如果說香港特首產生的方式還是完全掌控在北京手上,沒有香港的聲音,這是香港人沒辦法接受的。

特別是香港在今年試著做了一個假投票,看大家支不支特首選舉制度的修改,大概有80萬人投票,已經占香港合格選民的5分之1,應該具有高度的合法性。你想想看,有80萬人出來表達他們想要改變特首選舉的方式,但是真正在決定選出來的提名委員會,而只有20萬人能選舉提名委員成員。20萬人的決定,又不是非常平等。譬如說,勞動階級的人最多,但是憑什麼勞動階級的代表數跟專業性的一樣多。

我認為,學生當然有他們的一些想法,但是也有部份香港人認為說,香港最重要的是安定,因為它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就是不能亂,這樣占領很不好。但是我們看到萬人占領中環,其實是蠻壯觀的,然後有學生罷課等。

主持人:我覺得是香港在接受民主洗禮,也有很多人說這是從天安門之後,對中國最大的民主衝擊。

嚴震生:從中國的立場來看,並不是一個習慣民主的國家或政體,但如果中國可以對香港讓步,那麼全世界就要對中國刮目相看了。

主持人:沒有錯,如果中國願意對香港做一些讓步,是可以讓台灣人民看到中國不是鐵板一塊,如果未來中國想跟台灣談統一,台灣人民還會有一點希望和想像的空間,但是如果連對香港都沒辦法做到,對台灣的統戰是不利的。

嚴震生:但是反過來講,可能他們願意對台灣多讓一點,畢竟隔一個海峽,但是對香港反而更難讓步。

主持人:也沒有錯,而且如果今天在香港讓了一些,廣東跟香港很近,而且長期以來也不是很接受中央,那是不是未來會引起如廣東這些地方,也會要求更多的地方民主?值得思考。

三、北京主辦APEC 馬習該不該面

主持人:今年11月即將在北京登場的APEC,主要討論經濟議題,總統馬英九希望藉這個機會促成馬習會,但是如今這個希望有點渺茫,請嚴老師跟我們分析一下,中國方面的態度跟做法能夠到什麼地步?這是台灣民眾很關心的。

嚴震生:為什麼會討論這個議題?就是因為在9月24日,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在例行的記者會裡頭,被人問到關於馬習會的議題,他認為說兩岸領導人見面是兩岸自己的事,他也認為雙方要能見面,是中國方面希望做到的,但是不需要挑國際場合。這樣的表態,會被大家認為,是不是馬英九希望在APEC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的機會已破局。

台灣方面為什麼會一直希望在APEC,因為APEC是一個國際場合,台灣大部分的民眾,不信任現在的總統跟中國領導人會在什麼樣的地方見面,在大陸見面不可能,在台灣也不可能,在第三地也很難。現在因為APEC在北京舉辦,即使在中國,但是卻是個國際場合,台灣的民眾應該會接受,我想這個是最重要,台灣的民眾比較能夠接受這樣的場合。

中國方面認為APEC是一個國際場合,所以他們不願意。但是我們想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選APEC?因為APEC不是一個正式的主權國家的會議,APEC的會員叫經濟體,各國領導人則是個經濟體的領導人,是以領導人互稱,而不是用正式的官銜,所以可以避免馬英九與習近平之間怎麼稱呼的尷尬,這個是第1點。

第2點就是APEC雖然是談經濟議題,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去年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跟隨蕭前副總統去APEC參加高峰會,也跟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見面跟接觸。如果兩岸可以這樣子接觸,就表示兩岸領導人是可以在APEC會面。

最重要還是說APEC在北京舉行,中國想要把馬習會塑造成一個不是完全的國際場合,也比較方便。譬如說,馬總統可以先在APEC開幕前跟習近平見面,雙方拍個照,就結束了。或者在APEC結束的時候,拍完照片後,之後再談,中國的掌握性很高。

APEC難得在中國舉行。上次中國舉辦APEC是在2001年,那時還是江澤民擔任國家主席的時代,表示胡錦濤10年執政沒有碰過APEC在中國舉行。

因為APEC有21個成員國,扣除台灣、香港、巴不亞紐幾內亞,還有18個會員國,都有機會來舉辦APEC。算一算,通常這次舉辦完,都要10幾年之後才有機會再舉辦。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說,這是馬英九特別需要,我並不認為如此,我認為習近平也需要這個。

如果這次他們不見面,到了2016年,很可能是民進黨執政,也很有可能是另一個國民黨的人執政,到時不見得一定推行現在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如果你現在不塑造一個機會,讓兩岸關係開一個門,等到民進黨執政時,兩岸關係絕對不會繼續往前走,這是大概可以確定的事,不一定會倒退,但是很難往前走。

所以這次如果不開這個門,那以後又要停滯很久。當然台灣民眾不在乎,如果大陸不在乎統一台灣也無所謂,但是如果大陸今天是想要和平統一台灣,或者兩岸想要有最終國家統一的時候,中國這一步還非得走不可。我覺得,這是習近平的機會,而不是只有馬英九的機會。

以台灣的獨派,或是綠營的看法,他們會認為說,馬習千萬別見面,馬英九民調只有9%,沒有民意支持度,去跟習近平見面,對台灣不見得有好處,而且我們從服貿和貨貿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台灣有部分民眾對中國還是有疑慮、害怕的。

不要完全想統一的事情,兩岸之間有很多的問題要解決,包括要不要互設辦事處、兩岸要不要終止敵對狀態,建立一個互信機制,像這些都是可以談的。我想很多人認為馬英九此行去,是不是要談統一,其實不見得,統一之前有很多的事情,但我覺得,建立一個和平的機制,其實是更重要的。

如果雙方有辦事處,或是終止敵對狀態,然後有一個互信機制,我覺得這也不是壞事。不要一下子就想到終極統一,就算有,也不可能那麼快,兩岸的價值差距還很大,在這個價值差距很大的時候,中國希望台灣不要走向獨,台灣則希望中國不要動武,怎樣取得大陸的信任而不用武,我覺得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談,所以也是漸進式的方式,跟香港的情況一樣,不可能會快。但是如果現在大陸不示好,我覺得會失去機會。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1992年我們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時候,中國完全不接受,結果到了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到陳水扁上台後的一邊一國,這些都是中國始料未及的。等到馬英九執政時,中國又回頭來接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中國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說,台灣跟中國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一開始中國也不接受,後來也接受了。我的意思是,常常台灣提出一些還不錯的想法,大陸一開始鐵板一塊不接受,等到回頭想通了,覺得可行的時候,台灣已經又走了新的方向上去了。

主持人:如果今天他不接受這個,下一次,甚至以後都沒有機會了,那只會擴大我們兩岸之間的距離。而且習近平也不要忘記按照中國現在領導人執政的慣例,就是做兩任10年而已,如果過了這一次,他也不一定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