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臣:暖化效應 颱風暴雨增強

賴義中 2014/09/29 15:41 點閱 4884 次
中研院院士劉紹臣29日指出,全球每增溫攝氏1度,颱風強降雨程度就增加2倍。(photo by 台北市政府)
中研院院士劉紹臣29日指出,全球每增溫攝氏1度,颱風強降雨程度就增加2倍。(photo by 台北市政府)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雨量極端化,與全球暖化脫不了干係。氣候專家、中研院院士劉紹臣29日指出,全球每增溫攝氏1度,颱風強降雨程度就增加2倍。他強調,颱風強降雨增加已是學界共識,政府應審慎思考山區的開發、環評和人口問題,因應氣候變化。

環保署29日舉辦「2014泛太平洋氣候變遷調適夥伴國際研討會」,邀劉紹臣與多位國際氣候專家進行經驗分享及演說。

劉紹臣表示,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過去2份報告均指出,泛太平洋地區的降雨,在過去50年間趨於極化,他蒐集過去38年(1979至2007)間泛太平洋地區的颱風進行研究,發現全球均溫每增加1度,降雨強度在前10%的颱風,其降雨量就會增加200%

研究顯示,全球均溫在過去百年間上升約0.8度。由於氣溫每上升1度,空氣中水氣即增加7%,劉紹臣認為,多出的水氣經過循環作用後,可能增加強降雨。他在2009年的研究也顯示,全球每增溫1度,颱風為台灣帶來的強降雨量將增加150%,他推論,全球暖化確實加劇極端降雨。

曾有部分國內學者認為,國內颱風強降雨增加,可能是因中央山脈阻隔或行進速度較慢所致。劉紹臣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全球颱風的雨量和行進速度都同步變化,並無地域性差異,而隨著近年颱風水災頻傳,學界也漸漸同意他的看法。

除颱風強降雨增加提高水患機率外,劉紹臣發現,全球暖化也使得台灣旱日數明顯增加,全球均溫每升1度,旱日數約提升15%,換算下來,台灣全年旱日數由210天增至235天。其中連續8至14天未降雨的旱日期增加近40%,代表台灣面臨乾旱的風險也逐年升高。

面對洪災、旱災風險雙雙提高,劉紹臣認為,除增建防洪、防旱設施外,從八八風災等經驗看來,政府應重新思考山區開發策略,包含農業開發、環評標準、觀光發展和居民遷村等問題,他也支持「料敵從寬」,勿放寬對土石流敏感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