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政策問題多 老盟20周年會診

李昀澔 2014/09/19 15:45 點閱 3389 次
副總統吳敦義(左)與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理事長林朝森(右)一起切蛋糕,祝賀老盟成立20周年。(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副總統吳敦義(左)與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理事長林朝森(右)一起切蛋糕,祝賀老盟成立20周年。(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失智長者照護、高齡就業與健保給付調整,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18日出席20周年慶餐會時表示,2025年時老人比例將突破總人口的20%,需及早因應。立委陳節如則強調,推廣年長者「在宅醫療」,及培訓「牙體技術師」提供老人「合嘴」的假牙,是未來老人福利政策發展的重點項目。

促成《老人福利法》、國民年金制度及推動「長照保險」立法的老盟慶祝成立滿20年,包括副總統吳敦義、衛福部政務次長曾中明、富邦基金會董事長白秀雄、立委陳節如及蘇清泉等人都到場致賀。

【居服及日照待加強】
吳玉琴表示,老盟日前委託全台58位社工及老人福利相關系所教授,針對國內目前老人福利政策執行成效,與20年前進行評比,結果發現,老人短期安置及獨居老人關懷等「保護」型措施進步最多,但老人居家服務與日間照顧中心等「服務」型措施,仍有待加強。

「目前老年人口占健保門、住診支出,已近34%。」吳玉琴分析,目前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12%,2025年時將達20%、共473萬人,因此必須儘快調整健保給付制度,以因應未來「只增不減」的醫療費用支出。

【推廣在宅醫療】
失智長者照護則是老人福利政策另一發展重點;吳玉琴指出,包括居家服務、小型多機能照顧中心,以及規劃成類似一般家庭的「團體家屋」,已逐步組成失智者社區照護網路。目前比較大的問題,是老人福利項目雖不斷增加,但缺乏人力提供服務,因此老盟也成立人才培育中心,培養新一代的社工及照顧員。

陳節如表示,國內各大醫院病床「1位難求」,慢性病患者「卡在醫院裡」也是原因之一,因此需擴大辦理「在宅醫療」,也就是讓醫師定期到府訪視慢性病及安寧病人,並納入牙醫、藥師、營養師、護理師、社工師及復健師。

她透露,加強「牙體技術師」的培訓,也是改善老人福利的措施之一,因為儘管各縣市政府提供假牙補助,許多老人卻因為「不合嘴」而不戴,只吃流質食物,卻反致營養不良,甚至加速失智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