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身分特殊 打工難放寬

范捷茵 2014/09/09 18:45 點閱 4829 次
陸生身分定位不明確,不易放寬在外打工或留台就業的限制。(photo by 元智大學)
陸生身分定位不明確,不易放寬在外打工或留台就業的限制。(photo by 元智大學)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僑外生打工時數已擬案增加,陸生校外打工卻還遙遙無期。教育部今年鬆綁陸生擔任研究及教學助理的限制,但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表示,陸生身分特殊,未來要放寬打工或留台就業,仍有爭議。政大社會系兼任教授顧忠華認為,陸生身分缺乏明確定義,討論工讀、健保等問題,將流於泛政治爭論。

受到「三限六不」的規範,陸生來台攻讀學位人數在招生人數1%內,但近年來台的交換生逐年增加,102學年度短期交換生突破2萬人。教育部2月鬆綁校內打工規定,若是與課程、論文有關的教學或研究工作,陸生可以校內工讀領取鐘點費。

相較於勞動部擬提升僑外生打工時數,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表示,陸生受限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身分,光在健保部分要把「停留」身分改為「居留」,立法院至今仍連連卡關,很難放寬陸生打工或就業。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指出,台灣外勞多達數10萬,若開放「三限六不」,恐讓陸生替代低薪藍領,但他也表示,在高受薪階級上,台灣目前人才單方面向中國出走,應開放讓中方平等來台。

政大社會系兼任教授顧忠華認為,理想上台灣在國際化、平等的概念下,陸生應比照外籍生,平等適用「非中華民國國民」來台就讀的辦法,包括校外打工。但現實上,台灣對陸生身分、高等教育定位都不明確,導致「陸生」一詞易延伸許多爭議,並隨著執政者立場不同而改變。

顧忠華認為,社會缺乏完整連貫的邏輯,包括香港回歸中國後,學生是否還算僑生?台灣高等教育屬於英美式,對外籍生差別收費,還是像德國般一視同仁?健保本身是社會福利,還是保險性質?他認為,討論陸生打工問題依舊難有共識,必須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定義身分,才是根本解決紛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