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低心理創傷 專家:少播氣爆畫面

陳正健 2014/08/03 19:23 點閱 3519 次
高雄氣爆事件後,不僅受害者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煎熬,就連救難的醫護人員、反覆觀看氣爆畫面的民眾,也出現不安、躁動、失眠等症狀。(photo by 維基百科)
高雄氣爆事件後,不僅受害者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煎熬,就連救難的醫護人員、反覆觀看氣爆畫面的民眾,也出現不安、躁動、失眠等症狀。(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高雄氣爆事件後,不僅受害者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煎熬,就連救難的醫護人員、反覆觀看氣爆畫面的民眾,也出現不安、躁動、失眠等症狀。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醫生葉啟斌建議,媒體應降低殘酷內容的一再播放,以訴說代替畫面;董氏基金會則表示,民眾可減少收看災難性新聞,增加日常人際互動。

高雄氣爆事件舉國震驚,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3日統計,這場浩劫共造成28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不僅當地民眾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媒體的強力播送下,氣爆當時的慘狀血淋淋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不少人因此失眠、驚慌與焦慮。

其實,在北捷殺人案時,鄭捷在捷運上屠殺的畫面,也被民眾拍下,在媒體上反覆播放,引發「集體恐慌」。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案發生後,有研究指出,大量接受災難新聞的民眾,也出現創傷反應。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受訪時指出,新聞報導有其必要性,但大量的災難報導可能造成群眾恐慌。民眾雖是被動的接收者,可是能夠主動減少收看這類新聞,避免災難畫面不斷在腦海盤旋,親友間也應互相提醒,不該沉浸在恐懼情緒之中。

「少看、多說是抒壓良方。」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醫生葉啟斌建議,媒體少播殘酷的細節,以事件論述代替畫面,心裡有不適的民眾應少看一些露骨的報導,多跟親友聊聊天,轉移焦點。

另外,根據《聯合報》報導,氣爆事件後,大批傷患湧進醫院,場景宛如戰場,許多醫護人員下班後情緒崩解,輾轉難眠。對此,屏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賈佩芳表示,醫護人員在校時大多修習過如何面對死亡的課程,但這次氣爆的嚴重程度,遠超過他(她)們平時所經歷的場面。

賈佩芳建議,深入災區的護護人員,可試著轉移注意力,例如散步、向親友傾訴等,或運用各大醫院的心理諮商單位,抒發情緒。若有任何需要,務必直接向各縣市護理公會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