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缺乏誘因 適性教學難執行

范捷茵 2014/07/16 16:02 點閱 3060 次
若缺乏政策誘因或配套,適性教學難以落實。(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若缺乏政策誘因或配套,適性教學難以落實。(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教育部12年國教「選修」課綱,及教育團體主張的「適性分流」,莫不是為了解決中學生在「學科能力」與「興趣」上的落差。但教育團體16日指出,若政策只是公文指示,缺乏相對應的配套與誘因,教學現場仍難以落實「選修」或「分流」的「適性教學」。

在201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測驗中,15歲受測的台灣學生雖經歷過「基測時代」,但在數學成績上,不論是校內或校間的落差,仍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最大。而今年免試分發的高中、職學生,會考成績精熟或待加強都集中一間學校,勢必加劇教學現場的挑戰。

【執行困難重重】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段心儀老師同意說,因材施教是每個老師的心願,只要「適性教學」做得好,12年國教就成功一半。但她認為,教育部只是喊口號希望老師「廣開具特色的選修課程」、「帶起每一個孩子」,卻忽略了教學現場執行的困難。

以12年國教選修課程而言,若希望校方開出學分數1.2至1.5倍的選修,老師時薪也會多出上億元,教育部卻沒有編列相關預算。現行的導師制度也無法兼顧跑班的每個學生。

若大學不考選修課程,校方仍以考上台、清、交人數當成老師的獎懲標準,那麼不只學生不當一回事,教師也缺乏開課動機。若以考試帶動教學,在選修課程難易不同的分組下,又如何使評量成績能在繁星入學申請中互相評比?段心儀認為,若缺乏相應的措施,12年國教適性教學反而會使教學現場成為一場災難。

【政策提供誘因】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舉例,日前90多位院士反對刪減高中數學必修時數,雖然國教院苦口婆心地強調,加上選修後總時數不變,但院士們在乎的其實是「選修如何落實」,一旦選修課程流於空談、缺乏評量機制等配套,學生數學能力是會退步。

台灣教育改革促進協會理事長黃適卓認為,除了分流教學之外,翻轉教室、減少班級人數等,希望增加老師與學生互動時間,使老師更能照應到每位學生的需求,而教育部不能只是一紙公文,就要求校方落實政策,而是要有配套與誘因,引導老師與學校走上適性教學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