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科研是國家軟實力的代表,工研院與台泥、LED廠商合作,研發出可降低能源消耗的「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以及可降低LED產品不良率的「線上即時熱能分析儀」,不僅已投入技轉,更入選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號稱「產業創新奧斯卡獎」,今年邁入第52年,是評鑑科研技術的重要指標,諸如傳真機、液晶螢幕、戒菸貼片和高畫質電視等重要發明,都曾獲獎。
在「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中,「碳捕獲技術」指的是將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在燃燒前後或純氧燃燒狀態中分離出來,並將其壓縮後封存;「鈣迴路」指的是利用東部盛產的石灰石(碳酸鈣)做為吸附劑,捕獲燃燒後排放煙氣中的二氧化碳,直接改善水泥廠、發電廠等主要碳排放源。
工研院、台泥在花蓮和平水泥廠建置全球最大的鈣迴路先導試驗場,碳的總捕獲量達每小時1公噸,此技術除降低能源消耗外,也讓燃煤電力轉化為乾淨電力;捕獲並封存的碳可作為原料販賣,未來也有機會投入碳交易市場。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表示,未來5至10年間,全球二氧化碳市場商機達上千億元,目前台泥已將捕獲到的碳投入「生物固碳法」技術,進行「微藻養殖」,等於餵食微藻飼料,這部分將分2階段產業化,第1階段將微藻用於製造高附加價值的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第2階段擬將微藻投入生質能研發,代替傳統煤炭。
另一項技術「線上即時熱能分析儀」可應用於生產線,在3分鐘內量測出LED封裝元件的散熱性能。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所長劉軍廷說明,散熱的性能會影響LED的壽命和光品質,傳統量測步驟繁複、耗時,且只能在產品設計階段時進行,而這款「熱能分析儀」可在產線上即時測量,有助降低產品不良率。
工研院已與LED設備廠商合作技轉,預計年底就可將「熱能分析儀」商品化,加強LED產線即時監控、不良品篩檢、製程優化並提升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