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說原民故事 學生拍出原味

張芮瑜 2014/07/08 19:48 點閱 2616 次
透過拍攝作品,使學生主動探討屬於家鄉的故事,是此次辦展的重點之一。(photo by張芮瑜/台灣醒報)
透過拍攝作品,使學生主動探討屬於家鄉的故事,是此次辦展的重點之一。(photo by張芮瑜/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張芮瑜台北報導】「咕蘇力(核廢料)滾蛋!」蘭嶼原住民女性對山谷喊出對核廢料的排斥,卻不知蘭嶼何時才能擺脫核廢料的陰影。《蘭嶼鄉‧朗島村‧女人涼台上》創作者者鄭宇捷以女性為主體,探討核廢料對蘭嶼土地的影響。另一微電影作品《原新‧原心》則從自身經驗出發,帶出原住民的身分認同問題,兩件作品分別獲得影像類金獎與評審獎。

教育部主辦首屆學生原住民族數位競賽,8日舉行頒獎典禮,承辦單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原住民族中心主任廖文志表示,「MADA」是原住民語「眼睛」的意思,而「祖靈之眼」在原住民心中是環視一切萬物的崇高地位,為獎項命名有其象徵意義。

首屆競賽參與踴躍,經資格審、初審與決審三階段評審後,自98件作品中選出21件包含平面攝影類與影像類的作品。廖文志強調,平面攝影類不限參展學生是否有原住民身分,但影像類則限制團隊中至少須包含一位原住民。

「每當女人們對著山谷大喊『咕蘇力滾蛋』,總會傳來一聲聲的山間回音,但卻不知道核廢料什麼時候才可以真的滾蛋。」紀錄片作品《蘭嶼鄉‧朗島村‧女人涼台上》,透過女性的觀點闡述原住民對親人、土地和世界的關愛,結合時事話題與精湛的攝影技巧,讓她獲得影像類金獎殊榮。

獲得影像類評審獎的微電影作品《原新‧原心》,則是藉原住民青年阿維的故事,探討原住民身分認同的問題。拍攝團隊成員余宣妮表示,團隊成員來自台灣各地不同的原住民族,身為都市原住民,其實微電影的核心思想也反映在自己的親身經驗上,「許多觀眾看完後也不禁想起自己的家鄉。」

本次得獎作品將在7月12日起進行全國巡迴展,邀請民眾一同透過影像關注原住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