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檢 提早防治聽損

張芮瑜 2014/06/27 16:08 點閱 2821 次
聽力輔助器具幫助重建聽損兒重建聽力,使聽損兒能像正常兒童一般學習成長。(photo by 維基百科)
聽力輔助器具幫助重建聽損兒重建聽力,使聽損兒能像正常兒童一般學習成長。(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張芮瑜台北報導】「每年國內平均約誕生300多個重度聽損新生兒,大多數都是先天造成,很難在產檢時發現。」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景松表示,聽損問題應及早發現與治療,首先重建聽損兒的聽力,接著進行口語教學。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101年3月開始推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檢27日召開記者會,截至103年3月屆滿兩年,總共發現超過1000的聽損寶寶。國健署公佈統計資料表示,新生兒中篩檢率為97.3%,與澳洲、英美等國同步,又因國內篩檢使用的aABR儀器準確度高、偽陽性低,因此篩檢確診率為81.6%,數字高於美國的56.9%。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每位新生兒700元的聽力篩檢費用全由政府買單,初診至確診的過程精細全面,確診病患因此能夠及早接受治療與後續服務,「聽損新生兒外觀與一般人無異,因此在聽力篩檢上路前,經常延誤了聽損兒接受治療的黃金期。」她並指出,先天聽損若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6個月大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聽語療育,將來可以回到聽力正常兒童發展的學習軌道上。

雅文兒童聽語基金會85年即與馬偕醫院合作,推廣新生兒篩檢制度,但近年才在國內普及化,陳景松表示,過去聽損兒因為聽力問題導致語言學習出現障礙,學習的手語卻有其侷限性,配戴聽覺輔具能重建聽力,以便進行進一步的口語教學。

一名出生時接受聽力篩檢發現聽損問題的女童「霈霈」與父母一同來到記者會現場,霈霈左耳戴上助聽器,右耳則植入人工電子耳,她的父母表示,霈霈出生時被確診出極重度的聽損問題,起初感到難過絕望,但配戴輔助器後隨著孩子長大,照顧上多了回饋,心態上逐漸釋懷,「她現在越來越皮,我也安心了。」

另一位聽損兒「小潔」的父母也表示,每周至雅文基金會進行聽覺與口語訓練後,孩子的學習況狀穩定、正常,「甚至會比一般孩子學得更好,因為在照顧上父母付出了更多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