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社會貧窮 威脅台灣經濟

戴肇洋 / 台灣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兼商業總會財金委員會委 2014/06/17 15:30 點閱 1942 次

隨著年底「七合一」選舉升溫,兩大政黨地方首長候選人為求勝選,勢必將增加就業機會與縮小貧富差距議題,列為選舉策略的主軸之一。此一現象,並非僅有民眾對於所得成長現況無法滿意,而是反映目前社會貧窮日益惡化,已達到必須正視之地步。

全球失業人口大增

在今年初, 世界經濟論壇(WEF) 所公布的「2014 年全球風險」調查報告中,其中結構性高失業與所得分配不均,分別被列為風險項目的第2 名及第4 名。無獨有偶,在年會舉行的同時, 國際勞工組織(ILO) 指出全球失業人口不斷增加,導致貧富懸殊快速擴大,恐將波及經濟復甦, 各國政府應探討威脅全球經濟發展的結構問題。

前揭兩項風險對於台灣而言, 是近年令人刻骨銘心不易擺脫的夢魘。先就就業困境來說,自1990 年代起台灣在經濟自由化、全球化潮流衝擊下,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的同時,引發就業型態變化。

亦即廠商在降低成本與提高競爭考量下,增加許多臨時或派遣雇用就業型態,由於這些就業人口之中許多來自弱勢家庭,加上工作性質並不穩定,其微薄薪資收入僅是勉強餬口而已,根本難以支撐一家生計。

再從薪資停滯來看,此一期間除2009 年受到金融風暴波及外, 雖台灣經濟均可維持3-5% 左右成長,但受僱員工每月平均薪資僅是從2001 年的41,894 元增加為2013 年的45,678 元,每年平均成長不及0.7%。

實質所得水準下降

相對國際原物料價格大幅提高,廠商被迫不斷調整價格,以茲因應,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一成以上。兩者比較顯示,過去13 年以來受僱員工薪資成長幅度,的確不及物價上漲幅度, 亦即其實質所得水準有下降之現象。

助弱勢者擺脫貧窮

很顯然地,隨著經濟結構快速變化與產業技術大幅進步,「贏者圈(winners’circle)」獨享比重已日益增加的台灣社會之中,如何透過法令的修正或政策之調整,包括:推動資本利得課稅、增加弱勢家庭補助等,使得社會資源分配符合公義,以協助「弱勢者」擺脫貧窮之威脅,至為迫切。

換句話說,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成果,是由多數民眾共享,而非少數贏者獨享。

因此,我們希望朝野政黨均能以宏觀的心態面對此一事實,別讓民眾所得差距不斷惡化,一旦貧窮家庭增加所帶來的社會「暈染效應」。

不僅可能摧毀已建立的台灣社會和諧,而且更加不利台灣經濟升級轉型。此也是目前公民社會需要再度展現影響的關鍵時刻, 必須加以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