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A大量情蒐 臉部辨識以反恐

方家敏 2014/06/03 16:05 點閱 3330 次
人臉辨識系統能夠幫助警方快速緝凶、掌握恐怖份子行蹤,卻也引發隱私權爭議。(photo byNextep)
人臉辨識系統能夠幫助警方快速緝凶、掌握恐怖份子行蹤,卻也引發隱私權爭議。(photo byNextep)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美國國安局日搜5.5萬民眾臉部影像,一新傳統辦案模式。美國國安局透過網路情蒐,近年來建構人臉辨識資料庫,成為反恐的新作為。臉書日前也開發DeepFace人臉辨識系統,精準度高達97.25%;我國警政署最近也建置相片辨識和M-Police錄影比對系統,透過與戶政系統連結,不僅能加速緝凶,還能做為失智老人的協尋工具。

但人權團體已經對這項科技表達擔憂,認為這將嚴重侵犯個人隱私。卡內基大學的的人臉辨識科技研究專家指出,臉部辨識是一種非常「侵入性」的科技,雖然目前的技術有限,但未來難保民眾的一舉一動將會無所遁形的遭到監控。

《紐約時報》日前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過去4年來大量使用新軟體搜集影像,包括出現在遭攔截電子郵件、簡訊、社群網站貼文、視訊會議等管到的影像資料。根據在逃的前美國情報員史諾登表示,NSA從2011年起每天攔截數百萬網路影像,包括5.5萬張「具臉部辨識品質的影像」,透過網路活動、生物辨識資訊,將徹底改革國安局尋找情報目標的方式,更精確地鎖定目標物。

報導指出,NSA建立大量的影像資料庫後,可以藉此判斷一張照片或一段影片中的人是否有前科、是否擁有合法護照、分析確切地理位置等,甚至可以辨識出有無鬍鬚這種細微差別。RT指出,由於通訊資料屬個人隱私,NSA必須有法院核准才能搜集美國公民的人臉資料,但難保 NSA不會採用跨國鎖定目標的方式來規避責任。

NSA的人臉資料都蒐集在名為Pinwale的資料庫,而全球恐怖份子的生物辨識資料則是放在Tide資料庫,分析人員的工作就是將兩個資料庫的臉部特徵進行比對。

日前臉書的人工智慧分析小組和以色列特拉維夫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一款DeepFace辨識系統。過去只要相片中人物的頭稍微傾斜,電腦就無法辨識;DeepFace利用相片製作3D模型,可以旋轉至不同角度比對同一人。

研究人員以4千多人,共400萬張相片的資料訓練DeepFace軟體,其辨識率已可達97.25%,只比人眼的97.53%略少一些。

我國內政部警政署也已經建置「警政治安相片比對系統」,員警先將待比對的樣本相片進行基本前置處理後,將影像上傳系統,啟動人臉偵測功能,截取人臉區塊的特徵值,並與資料庫進行比對。而警用的「M-Police」錄影拍照功能還能即時與戶政系統連結,將相片上傳雲端,確認待比對者身分,縮小偵查範圍,甚至也能做為失蹤人口、失智老人的協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