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孩子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怎麼辦?過來人的棠棠媽媽建議,「不要預設立場、不要慌,確診後就要趕快治療!」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苓則指出,目前的療法以藥物合併行為療效最佳,她也提醒家長,應在孩子小3前進行治療,否則拖越久,問題越多。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29日舉辦記者會,分析家長面對ADHD症狀的態度,以及個別作法的優缺點,並邀醫師和2位母親出席分享。
張學苓分析,在確診為ADHD後,家長可能有4種反應。最常出現的是「寄居蟹家長」,認為孩子只是好動,隨著時間過去就會好;「章魚家長」聽信各種偏方、民間療法;「鯊魚家長」採取體罰等嚴厲管教,可能傷害孩子大腦發展;「海馬家長」則過度保護,讓孩子失去與社會互動的空間。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表示,研究證實ADHD確是生理疾病,無論診斷、治療都須經過縝密流程。她指出,治療ADHD應對症下藥,針對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人際關係障礙、行為衝動等不同症狀,須有不同方法。
張學苓強調,ADHD患者在不同發展期會面臨不同問題,也因個案而異,即使成年人也會出現偏差行為。她說,共識治療黃金期是在小3前,主要協助孩子重建關鍵的人際關係,教授和同儕相處的社交技巧;若拖延過久,反而會使症狀複雜化。
現年17歲的棠棠在幼稚園大班時確診為ADHD,棠棠媽媽說,她4種家長都當過,一開始不覺嚴重,嘗試自己來,但無論食補、打罵、獎勵都沒有效果,棠棠學習表現又慢人家一截,她只能暗自流淚。直到經轉介桃園療養院,合併藥物治療後,棠棠症狀才獲得改善。
心儀則是在6年前、幼稚園中班時確診,和心儀媽媽是妯娌關係的棠棠媽媽建議,心儀應儘速就醫治療,目前小4的她在學校的生活、課業、人緣均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