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去除強制納保資格,外籍漁工恐成政策孤兒!日前立院增訂《漁業法》,去除外籍漁工強制納入勞健保的資格,引發民團不滿,2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外籍漁工工作條件差時有所聞,若沒有強制納保恐怕會讓他們的工作環境更惡劣,即便受傷、身亡也難有補償。提案立委潘孟安表示,增設商業投保選項是讓保障彈性化,避免勞資糾紛。。
近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漁業法》增訂第69-2條提案,將外籍漁工從勞健保的身分剔除,改成商業保險。自98年起算,聘用外籍漁工可選擇投保商業保險或勞健保,而非強制納保,若都沒有投保會依照《勞健保法》處罰。
【漁工無勞健保】
台灣移工聯盟督導張裕焯指出,漁業是台灣典型的骯髒、危險、辛苦的「3D行業」,無法吸引年輕人從事這行,因此漁船主多透過外籍漁工補充人力不足。但若是排除外勞的勞保給付,他們在外海工作傷亡時便難有基本保障,也沒有能力自行加保商業保險。立委林淑芬就曾要求,應修法規定,商業保險的福利不應低於勞健保的福利,卻遭否決。
「我們認為這是政府漁業政策的偏廢!」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總幹事吳靜如批評,讓外籍漁工排除在勞健保保障外,是因《漁會法》規範漁船雇主不具甲類會員資格,而無法保有勞保、老農年金身份。為了享有每個月7千元的老農年金,漁船主寧可冒著被罰的風險,不幫外籍漁工投保,以免因「成為雇主」而喪失漁會保障的資格。
【缺乏政府監督機制】
一名菲律賓籍的移工代表幾來台一年,但已經換過8、9個漁船,如今淪為失業狀態。他以母語感嘆地表示,海上工作十分危險,即使因吃不飽、生病而沒辦法工作還是得死撐。若沒有勞保,萬一不幸身亡家人也無法獲得補償。民團認為,立委只因外勞沒有投票權,為了保住選票只好犧牲外勞權益,令人無法苟同。
張裕焯指出,原本由政府發放的勞保能夠有監督機制,若同一艘漁船員工在短期間多次申請補助,對漁業主就有檢查、裁罰機制。一旦變成商業保險,保險公司並不會在意申請者的工作環境是否有危險,這種市場化的保險開放恐怕會讓外籍漁工的工作環境更加惡劣,也讓本國人從事漁業的意願越來越低。
對此,提案修法的潘孟安國會辦公室回應,勞保有領取年齡限制,對投保年資短的外籍漁工不一定便利,且勞工要負擔一部份保費,常因此導致勞資糾紛,提供商業保險是讓保障彈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