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童體內抗體 助抗瘧疫苗研發

賴義中 2014/05/25 17:08 點閱 3105 次
瘧疾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科學家在非洲兒童身上發現阻止瘧原蟲擴散的抗體,目前已投入小鼠實驗。(photo by dr_relling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瘧疾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科學家在非洲兒童身上發現阻止瘧原蟲擴散的抗體,目前已投入小鼠實驗。(photo by dr_relling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瘧疾疫苗乍現新希望!據《科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科學家在坦尚尼亞數百名兒童身上發現了一種自然抗體,能夠將瘧原蟲「囚禁」在紅血球內,阻止牠在寄主體內擴散。目前科學家投入小鼠實驗的成果相當正面,未來可望進一步投入靈長目實驗,最終研發出對人類有效的疫苗。

為調查瘧疾疫區的居民是否存有自然性的免疫反應,科學家前往坦尚尼亞,蒐集785名2歲幼童的血液樣本,發現其中6%的樣本存有一種名為「PfSEA-1」的抗體,由惡性瘧原蟲這項抗原刺激產生。

【抗體阻出紅血球】
瘧原蟲經由瘧蚊進入人體後,必須先侵入肝細胞發育,成熟後使肝細胞破裂,再行入侵紅血球內發育。論文作者、羅德島醫院學者克提斯指出,PfSEA-1的效果在於能在感染紅血球期間,將瘧原蟲限制在紅血球內,使其無法成為「裂殖體」,破裂、釋出裂殖子來感染其他紅血球,從而阻斷了瘧原蟲的完整生命週期。

克提斯表示,一般開發瘧疾疫苗的思維是阻止瘧原蟲進入紅血球,但PfSEA-1卻是「請君入甕」,若無法離開紅血球,也就無法造成傷害。因此,科學家再檢測453份2歲童的血液樣本,發現只要擁有可檢測水準抗體的兒童,無一曾罹患惡性瘧疾。

研究人員已將PfSEA-1投入5組小鼠實驗,接種的小鼠存活率較未接種的高出2倍強,血液中瘧原蟲的數目亦下降至未接種的2成以下,存活時間則長了1倍。克提斯指出,小鼠實驗結果令科學家相當振奮,但接下來還需經過猴子和一階段人體試驗,仍須抱持謹慎態度觀察。

【每年60萬童喪生】
克提斯認為,過去研發疫苗往往是對小鼠和猴子有效,但到人體便失效;不過,PfSEA-1疫苗直接取自人體血漿蛋白,應不至於有抗性問題。

醫學界目前僅有如奎寧等抗瘧藥物,並無任何抗瘧疫苗,進度最接近的則屬葛蘭素史克藥廠的「RTS,S」疫苗。該疫苗已完成第3階段的臨床實驗,實驗顯示能將瘧童病例減少一半,嬰兒病例減少4分之1,仍在申請核發許可。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2年,全球出現逾2億起瘧疾病例,其中有60萬人死亡,多數為下撒哈拉非洲和東南亞地區中5歲以下的幼童,等於每15秒就有1名孩童因此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