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除了導盲犬,導聾犬和肢體輔助犬也急需入法!立委田秋堇與民團20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聽障者、肢障者常因生活不便需要犬隻的幫助,卻因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且聽障者從外表看不出殘疾,導致多數的導聾犬都被視為一般寵物犬,在公共場合受到異樣的眼光,甚至處處刁難。田秋堇承諾提案將之入法,相信21日就能在委員會上送入二讀。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常務理事余讓廉說,導聾犬在家中與戶外都能幫很多忙,例如在有電話、門鈴響、燒開水、嬰兒哭鬧、煮飯時,只要有聲響就能夠透過導聾犬的幫忙迅速反應,早上甚至還會叫你起床。至於到了公共場所,有緊急狀況時導聾犬也能幫助逃生。
名為DiDi、西西的柯基犬和西高地梗犬,在記者會現場依照訓練師的手勢安靜待著,即使被媒體團團圍繞也維持工作中的冷靜與專注。屏東導盲犬協會常務理事、獸醫師祁偉廉表示,雖然從2009年聽障奧運起屏東科技大學就開始積極培育導聾犬,然而政府至今仍沒有對此研擬相關對策,讓聽障、肢障者即使有需求也難把輔助犬帶上街。
「我們不怕需求大,只是希望導聾犬、肢體輔助犬能夠儘快立法。」祁偉廉說,目前全台有12萬聽障人士,但已經配對成功的導聾犬僅1隻,目前有3隻正在培訓,1隻已經完訓等待申請,還有2隻示範犬。他表示,擔任導聾犬的犬隻不一定要大型犬,只要聽覺反應靈敏的狗狗經過受訓後都能成為導聾犬,因此他們也會從流浪動物中心挑選犬隻,讓狗狗免於被安樂死的命運。
導聾犬訓練師陳情惠說,目前台灣僅有屏科大在進行導聾犬的訓練,透過情境式訓練讓狗狗能夠應對家中的各種情形,如鬧鐘響、門鈴響、嬰兒哭鬧等。只要主人將雙手一攤代表詢問地點,此時狗狗就會自動把主人帶到發出聲響的位置。
「導聾犬的背心是橘色、導盲犬的背心是紅色、肢障輔助犬的背心是黃色。」立委田秋堇認為,目前雖然有導盲犬的法規,但全台仍有12萬聽障人士與37萬身障人士,他們即使帶著訓練有素的狗狗出門仍會因法規沒有明定,而遭受一般民眾的歧視。目前田秋堇、吳秉叡、尤美女等人已提案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60條,相信21日就能在委員會上無異議通過,送入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