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由於人類對漁獲大量需求,已造成過度捕撈的情況。13日「海峽兩岸漁業增殖放流」研討會中,海洋大學講座教授李國添指出,人工放流是目前海洋生態復育的重要趨勢,但魚苗放流,涉及海洋生態環境平衡、影響野生遺傳基因多樣性等,需透過科學調查更加謹慎。農委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都表示增殖放流與養護都將列為兩岸未來共同討論議題。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胡興華指出,全球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正逐年下滑,但因為人口增加、健康需求等,全世界對漁業產品需求量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他引述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資料,全球海洋有四分之三並不適合再捕撈,急需復育,人工增殖放流是目前我國積極做法。
【人工放流增殖復育】
胡興華說,魚苗放流並非只是將魚放入海中如此簡單,在不對的地點與時間放流,可能變成拿魚餵魚。農委會漁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政府每年放流約一千萬隻魚苗,但民間團體一年約放流一千五百萬,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規範在對的時間與地點放流魚苗。
台灣四面環海,在加上本土高山縱谷的地形,讓台灣遠近海洋生態豐富多變。李國添指出,台灣有珊瑚礁、沙灘、潟湖、河口、紅樹林、岩石等生態系,遠海則有黃海、南海海流;因為人類過度捕撈野生族群,以及汙染與破壞棲息地等,造成生態系統崩潰,只能靠人工放流的方式來復育,
【放流考量生態平衡】
放流魚苗的種類、時間、地點都需經過詳細評估,李國添認為,需根據魚類適合生存的地區,以及考慮生物生活史與習性來決定,有些魚雖在全國海域都捕撈得到,但棲息地的大小、是否有能力攝食與適應新環境等,都會影響復育成效。
黃國添建議,增殖放流不能只看放流數量,最終的目的應該是維持沿近海生物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另需考量放流魚苗是否將疾病傳染給野生族群,或在雜交後喪失原先遺傳基因多樣性等;另外,我國增殖放流目前缺乏嚴謹的科學調查,包括生態系中,種與種之間的關係、餌料生產力等,故仍存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