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北市明星咖啡廳前擺攤賣書的詩人周夢蝶,最近以高齡94歲病逝新店慈濟醫院。總統馬英九前去致哀,媒體也斗大報導。一位傳奇詩人之死,讓人感慨良多。
在台灣目前圖書出版市場,詩集往往是最難賣的,少數詩人會出名,是因為將詩作成流行歌曲的歌詞。能靜下來寫詩者,大多出於興趣,主業當然不在此。
以殘酷又現實條件而言,周夢蝶若活在今日,作品無處發表,副刊編輯不認得退稿,詩集也沒人願出,擺攤又遭人趕,若非還有榮民津貼和文友接濟,周夢蝶會不會拉板車、在髒臭和湯湯水水中做資源回收,都不無可能。
周夢蝶走了,現在一堆人相送最後一程也好,錦上添花也罷,但卻沒人去問,周先生若活在當下,各個縣市政府的文創園區,會讓他免費擺攤嗎?還是又被轟成為特權份子,此種人物有容他生存和創作的小天地嗎?
現在文化部雖有創作補助,但那可要在期程內得弄出個東西來,以周夢蝶寫一句得思索個把月,改了又改,文化官僚早就不耐煩依約處理,在這個文化大環境下,他能如此創作嗎?
去問問公共圖書館,一年會買幾本詩集創作?說實話少到可憐,且大都是台灣文學館相助又轉贈的出版品。
如今除了學校的國文課本會選用一些新詩,學生私下沒人在看,會看的都是浪漫、奇幻,驚悚或搞笑作品,周夢蝶的書已是長期冰在書架上長灰塵等報廢,你能不哀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