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公開辯論未必能彰顯公正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4/05/05 19:07 點閱 2018 次

國內有媒體舉辦核四存廢問題電視辯論,並得出主張擁核人數遠大於廢核的民調結果。對於國人關注的重大社會議題,透過公開辯論方式,以對話來代替對抗避免過度消耗社會資源,相信多數民眾樂觀其成。

【事前做功課】
然而在看完整場辯論後,個人認為要不要參與辯論除了考量主辦單位立場公正與否外,是否挑選具有代表性、且對該議題學有專精人士參與辯論,並事前作足準備,往往會決定民眾對該議題的認同度(卻不一定是對的決策)。

因此欲參與辯論的雙方都應該慎重其事,捫心自問是否能勝任;特別是涉及多領域的議題(如核四、服貿、自經區等)要能全面瞭解掌握並不容易,事先必需做足功課(不能仰賴網路資訊或一知半解),不能剛愎自用(堅持使用錯誤數據),還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ECFA與核四辯論就是典型的案例。

【資訊透明暢達】
面對公共議題在與政府部門進行政策辯論時經常出現人員、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政府部門擁有絕對資源,每年花大筆人民納稅錢請學者專家進行資料收集和研究,不僅可以拿來當作「胡蘿蔔」讓學者禁聲不要站起來反對政府決策,還任意將這些研究結果列為機密,相關討論也多採閉門會議方式,讓外界無從知悉詳情,很難予以監督。

這樣的情況在服貿、貨貿、自由經濟示範區、TPP等議題上一再出現,相對增加參與政策辯論的困難度。

對此,除了應該重新檢討資訊保密規定,要求政府部門對於涉及大眾權益資訊應公開透明外,民間團體應該廣結善緣,廣納各方人才,組成顧問團隊,平日即應關注相關議題,並透過社群網路與全球相關公益團體維持良好互動相互支援;對於只追求鎂光燈焦點的政客、舊官僚、學者、商人等應該保持距離,以免模糊問題本質。

儘管社群網站當道,報章雜誌與電視媒體對新一世代的影響力已經大減,但是仍然是許多中老齡族群獲取資訊的重要來源,加以多數民眾對於攸關個人權益問題重視程度遠超過對公共議題的關注。

瞭解這樣的現實後,社運團體對於涉及專業議題除非已作足準備否則不宜輕率邀政府官員公開辯論,以免淪為政令宣導,也誤導觀眾的判斷,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