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前路多舛

羅元泓 / 文字工作者 2014/04/21 19:55 點閱 2578 次
連勝文競選顧問團的成員大都是走菁英主義路線的前政務官、企業界人士與學者專家,與基層民眾的距離,太過於遙遠,而庶民的感受與心中期望,絕對是左右選情成敗的必然因素。(photo by 維基百科)
連勝文競選顧問團的成員大都是走菁英主義路線的前政務官、企業界人士與學者專家,與基層民眾的距離,太過於遙遠,而庶民的感受與心中期望,絕對是左右選情成敗的必然因素。(photo by 維基百科)

競爭激烈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初選揭曉,連勝文擊敗丁守中出線,取得與綠營競爭首都市長的入場券。不過,筆者認為,連勝文若想在年底台北市長之役勝出,必需要先排除四重隱憂,才可能如願以償。

【難除權貴色彩】
首先,在初選過程中,丁守中所質疑的「權貴」標籤,也將會是未來綠營候選人主攻的炮火所在,因此,連家的政商關係網絡,勢必會遭受外界用放大鏡徹底的嚴格檢驗,他如何從初選的過程中,理出一套論述清晰的危機處理模式與相關的回應機制,進而深化與中產階級和小市民的連結性,絕對是年底選情能否勝出的首要關鍵。

其次,連勝文競選顧問團的成員大都是走菁英主義路線的前政務官、企業界人士與學者專家,未涵蓋青年學生代表、公民社會團體、勞工階層,讓人覺得同質性太高,與基層民眾的距離,太過於遙遠,而且所提出的政見,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執行困難局面,這點是連勝文後續絕對要補強的環節;庶民的感受與心中所盼望的市政願景和市容建設打造,絕對是左右選情成敗的必然因素。

【黨內改革步伐遲緩】
連勝文的另一個隱憂,則是在馬英九。馬英九主政六年以來,政策溝通失調,宣導文宣又制式化,缺乏融入庶民生活圈的社會脈動,時常讓民眾一頭霧水,因而民怨沸騰,此為國民黨候選人無法切割與無從迴避的沉重包袱,而馬王之爭又讓黨內的團結一直存在著「虛有其表」的問題,使得黨內籠罩在一片失敗主義的陰影,缺乏新陳代謝的化學作用。

對照民進黨迅速跨出「世代交替」的腳步,蘇貞昌和謝長廷相繼宣佈退出黨魁選舉,國民黨卻還是無法褪下封建體制的威權外衣,導致改革的步伐,持續的空轉和虛耗,無法達到承先啟後、新世代接軌的改革趨勢,與社會嚴重的脫節。因此,如果未來半年馬英九的施政績效仍不見起色,國民黨的改革引擎發動,仍然像老爺車似的孱弱、緩慢,連勝文也勢必要概括承受此一包袱。

【黨員熱情退燒】
最後,更令人感到憂心忡忡的是,這場號稱史上最為慘烈的黨員初選投票,投票率竟然不到四成二,黨員的參與態度明顯未見積極與熱情,這不啻是給連勝文和國民黨一記暮鼓晨鐘的嚴重警訊。團結絕對不是各說各話的虛假包裝,政治人物的眼光和視野,應該要放得長遠些,而不是當下個人的利害關係。

筆者希望,連勝文能夠從這次初選中看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並發揮影響力,讓國民黨能夠加速黨務改革的腳步,融入多元的意見與聲音,如此,方能打破家父長制的壟斷高塔,回應基層民意的深切期許。否則,粉飾太平的後果,必然是苦酒滿杯,悔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