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以來就以貿易立國,隨著全球化自由貿易,市場開放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的國際潮流;環視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更是銳不可當,不僅有美、中兩強所分別推動的TPP、RCEP外,與我國擁有高度貿易重疊的韓國,更是領先全球完成與美國、歐盟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並且計畫推動中、日、韓FTA之簽署。
【全球競爭 無法落後自外】
面對全球與東亞區域貿易競爭,臺灣確實受到強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換言之,身為國際政治結構中「中小型國家」並且經濟發展高度依賴貿易的臺灣,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改變這一股全球化自由貿易與市場開放的進程。
但筆者認為,自由貿易與市場開放的目標臺灣無法改變,但市場如何開放、如何與民眾溝通則是操之在自己的。很遺憾的,從ECFA開始至服務貿易協議,未見政府有效與民溝通,造成社會對立與紛亂。
大家都知道市場開放過程必定有贏家與輸家,因此即便一般的國家進行市場開放都會進行縝密的評估與說明。更何況如今臺灣要開放的對象是中國,根據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研究顯示,與中國經貿關係越緊密,對於臺灣的失業率、貧富差距等都有負面影響;因此對中國開放市場,臺灣方面必須更謹慎小心。
【服貿缺乏透明監督】
顯然政府處理服務貿易協議的方式看來與本文上述謹慎的態度有所差距,面對此次因服貿所造成的嚴重社會衝突。筆者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事前沒有國會授權、過程沒有公民社會參與、事後沒有民主監督」,每次兩岸協議都是簽訂了之後,才拿回國內要求全民接受。
因此筆者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兩岸條例監督機制」;回顧2000年10月,為了與北京簽訂中國進入WTO協議,美國國會在龐大的利益團體與公益NGO的壓力之下,有條件批准中美WTO協議。
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成立了兩個跨國會、跨黨派、跨行政立法的常設監督委員會:CECC 與 USCC,中國政府對其權威的研究分析與巨大的政策影響力極為頭痛。這是其中一個監督方式,連美國都要成立類似的對中協議監督機制,那臺灣呢?
由上述分析可知,馬政府不僅沒有處理好對內溝通與建立監督機制、馬政府更沒有善用此次學生與抗議團體的力量,轉換為與中國針對部分重啟談判的能量。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兩者相互影響,形成「雙層賽局」,國際貿易談判上時常交互運用國際與國內的壓力,達到更好的談判結果。
【官民全盤皆輸】
目前馬政府只運用了國際的壓力來向臺灣民眾訴求市場開放;但並未善用國內的反對壓力,與中國重啟部份談判的後盾與依據,相當可惜。馬政府從2008年上任以來處理市場開放議題,不僅未妥善的與民眾溝通,亦無法將國內反對力量轉換成與國際談判能量,更沒有建立完善的協議監督機制。
在眾多的因素與不滿下,最後引發了令人遺憾的學生流血衝突事件;最後造成「學生因反服貿活動流血」、「人民因沒有透明監督機制而暴露於市場開放風險」、「國家因社會動盪導致競爭力停滯以及臺灣民主留下流血記錄」的學生、人民、國家、民主全盤皆輸的四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