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全聯會理事長蔡玲貞指出,蘿蔔糕、炒米粉、燙青菜及果汁,比起燒餅、油條、生菜及燕麥奶,更適合糖尿病及腎臟病共病患者當早餐。(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05/164/big/%E7%87%9F%E9%A4%8A%E5%B8%AB%E5%85%A8%E8%81%AF%E6%9C%83%E7%90%86%E4%BA%8B%E9%95%B7%E8%94%A1%E7%8E%B2%E8%B2%9E%E6%8C%87%E5%87%BA%EF%BC%8C%E8%98%BF%E8%94%94%E7%B3%95%E3%80%81%E7%82%92%E7%B1%B3%E7%B2%89%E3%80%81%E7%87%99%E9%9D%92%E8%8F%9C%E5%8F%8A%E6%9E%9C%E6%B1%81%EF%BC%8C%E6%AF%94%E8%B5%B7%E7%87%92%E9%A4%85%E3%80%81%E6%B2%B9%E6%A2%9D%E3%80%81%E7%94%9F%E8%8F%9C%E5%8F%8A%E7%87%95%E9%BA%A5%E5%A5%B6%EF%BC%8C%E6%9B%B4%E9%81%A9%E5%90%88%E7%B3%96%E5%B0%BF%E7%97%85%E5%8F%8A%E8%85%8E%E8%87%9F%E7%97%85%E5%85%B1%E7%97%85%E6%82%A3%E8%80%85%E7%95%B6%E6%97%A9%E9%A4%90%E3%80%82_%E7%A7%80%E7%A7%80.jpg?1395320507)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魔鬼」藏在早餐裡!腎臟醫學會20日公布糖尿病及腎臟病共病患者飲食調查結果,發現近8成患者蛋白質攝取過量,逾4成患者攝取「高升糖」食物過量,早餐則是最容易超標的一餐。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稀飯升糖指數很高、燕麥奶含磷高、生菜沙拉含鉀高,共病患者應儘量避免食用。
【共病患者限制多】
腎臟醫學會指出,國內糖尿病、腎臟病共病患者,僅4成瞭解中後期腎臟病應限制蛋白質攝取,近3成知道要減少鉀攝取,而知道要控制磷攝取甚至未達四分之一;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指出,患者對飲食限制認知不足之外,由於腎臟病患者必須嚴格控管蛋白質攝取,而糖尿病患者必須控制醣類攝取,更造成共病患者飲食調配不易,「如果什麼都不吃,難道要靠吃油來獲取熱量嗎?」
根據調查,超過4成共病患者每日攝取過多高升糖食物;「升糖指數」代表醣類在消化過程中被分解及進入血液循環的速度,例如稀飯分解快、進入血液循環時間短,就屬於高升糖食物;另一方面,近8成共病患者都無法嚴守每公斤體重0.6至0.8公克蛋白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是共病患者洗腎人數日益增加的原因之一。
【稀飯、燕麥易超標】
該報告比對共病患者三餐攝取蛋白質及高升糖食物超標的狀況,結果發現早餐超標比例逾3成,午、晚餐僅15%;游能俊解釋,午、晚餐食物樣式多,患者較能選擇符合飲食限制的食物,但早餐內容通常較單一,且有2成共病患者每周超過5天外食,相對難以選擇食物種類與烹調方式。
游能俊表示,超過27%的共病患者早餐最常吃高升糖的稀飯,並不適合糖尿病患者,而近1成共病患者常吃近來頗為流行的燕麥奶,則不利於控制腎臟病;游能俊解釋,燕麥奶本身很健康,升糖指數也不高,但含磷量高,腎臟病中後期,也就是腎絲球過濾率低於45的患者不宜常吃。
【調整飲食比例】
「全穀類食物與燕麥奶道理相同,對人體好處很多,但共病患者不能過量攝取。」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蔡玲貞舉例說明,若一般人吃50克糙米,共病患者就應該視病情調整比例,例如改以10克糙米搭配40克白米,就能兼顧營養及飲食限制。
另一方面,許多民眾會以生菜沙拉作為早餐,對普通人雖是不錯選擇,但共病患者吃的蔬菜一定要燙過,否則鉀含量過高,對腎臟造成極大負擔。游能俊強調,並非生菜或燕麥等食物會「傷腎」,而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無法負荷這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