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同時罹患糖尿病及腎臟病的「共病」患者,飲食一定要兼顧「低蛋白、低升糖指數、低鉀、低磷」的原則。營養師全聯會理事長蔡玲貞20日表示,患者可以多攝取燙熟的青菜及瓜類以外的水果,唯獨楊桃恐致腎臟病患者神經中毒,不宜多吃。
【共病患者日增】
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及營養師全聯會20日共推共病者飲食指南,指出全台洗腎者中有4萬人同時罹患糖尿病及腎臟病,而病情尚未惡化至洗腎程度的共病患者約有6、70萬人;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在2千2百餘名門診病人中,逾4成糖尿病患者都患有慢性腎臟病,且腎臟病越嚴重,患者視網膜病變或失明的比例也越高,洗腎者近8成都有視網膜病變的問題。
「共病患者吃東西的限制不在『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而是要精算每天的食用量,」蔡玲貞解釋,臨床營養師在幫共病患者調配菜單時,都儘量不改變患者原來的飲食喜好或習慣,而是透過調整各種食物的比例,控制患者養分攝取。
臨床判斷腎功能都是依據從0至100計算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表示,eGFR若低於60代表腎功能中度受損,患者必須特別注意蛋白質攝取,以減輕腎臟代謝負擔,否則病情會急速惡化,一旦eGFR小於5就必須依賴洗腎維持生命。
【低蛋白與低升糖】
正常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至1.2克,也就是50公斤重的患者,每日可吃50克的蛋白質,換算起來約為5至6兩重的肉品。蔡玲貞表示,1兩份量約為女性手掌大小的肉片,而中後期腎臟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6至0.8克,約為3至4份「巴掌肉片」,且其中最好有6成是來自蛋、魚、肉、黃豆等天然食材的優質蛋白。
共病患者除了攝取低蛋白,也必須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數」;游能俊指出,升糖指數高低取決於整體飲食內容如何搭配,原則上低升糖食物越多越好,肉類升糖指數雖低,但牽涉蛋白質與脂肪,所以一般不建議以「吃肉取代吃飯」;通常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升糖指數較低,因此「少吃飯多吃菜」的概念基本正確。
【含磷鉀蔬果少吃】
游能俊強調,部分糖尿病患者認為飲食應保持「少鹽、糖、油」的觀念未盡正確,以煮熟的青菜搭配橄欖油或苦茶油,才是最正確的吃法;蔡玲貞補充說明,多數蔬果都對共病患者健康有益,但應該時常變換種類,其中瓜類通常含較高的磷、鉀,腎臟病患者不宜多吃,而楊桃雖然鉀含量不高,但腎功能不佳者多吃恐致神經中毒,應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