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氣候轉暖 有助成吉思汗西征

賴義中 2014/03/13 19:38 點閱 3635 次
圖說:研究發現,成吉思汗的崛起,與氣候變化有關。(photo by 維基百科)
圖說:研究發現,成吉思汗的崛起,與氣候變化有關。(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蒙古帝國崛起,主要是靠天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森林學研究團隊發現,本應長年貧瘠的蒙古中部高原,卻在西元1211年至1225年間,也就是自成吉思汗率軍入侵金朝的那一年起,出現了1100年來最濕潤的天氣。水氣的增加充實了蒙古軍隊的糧草和軍馬,為成吉思汗的遠征提供紮實基礎。

蒙古驃騎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橫掃歐亞大陸,建立幅員廣袤的帝國,始終是歷史學一大疑問。部分假設指出,蒙古騎兵之所以踏上征途,是為了逃避家鄉過於乾燥、嚴寒的惡劣氣候。

【不尋常氣候】
哥大年輪學家佩德森和西維吉尼亞大學的海瑟,原本在蒙古中部的杭愛山區(古稱燕然山)調查山林火災,偶然發現當地部分新疆五針松的年齡十分古老,在解讀樹木年輪狀況後,兩人認為,蒙古曾在西元1180年至1190年發生嚴重乾旱,而在1211年至1225年間,當地卻出現長期而顯著的降雨,氣溫也上升到不尋常的溫暖程度。

由於每個蒙古騎兵都必須備養3至4匹戰馬,牲畜也必須隨著部隊移動,蒙古馬耐寒、耐旱且異常持久,但大量馬匹也消耗糧草。研究人員推斷,西征大軍能馳騁戰場,除倚賴精湛的騎射技巧外,這15年間充沛的水氣滋養蒙古高原,增加牲畜和馬匹的數量並提供豐富水草,也是重要因素。

【乘風而起】
本名「鐵木真」的成吉思汗生於西元1162年,於1182年前後成為乞顏部落的可汗,當時蒙古眾部落彼此激烈交戰,鐵木真的勢力在縱橫捭闔中逐漸壯大;1206年,鐵木真殺死宿敵札木合,統一蒙古部落,被尊為成吉思汗,登基為大蒙古國皇帝。西元1218年至1223年間,他率軍西征,滅花剌子模、高加索諸國,並與欽察人和俄羅斯人交戰。

海瑟指出,這種從極端乾旱到極端濕潤的氣候轉變,在人類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成吉思汗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並非完全因為天候,但確實是時勢造英雄。他說,在平時乾旱的地方,若突然出現不尋常的濕氣,植物也會以不尋常的速度生長。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一般認為,氣候變遷與民族或文明的衰亡有極大關連,如馬雅文明的消失和羅馬帝國的衰落,但較少結論指出帝國的興起與此有關。

本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會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