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睡覺時鼾聲如雷、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民眾要注意了!北榮、陽明及長庚大學團隊發表於《加拿大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連續正壓呼吸道通氣治療」(CPAP)雖然能夠有效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狀,但也會增加肺炎等肺部感染疾病的風險;該研究強調,CPAP及抽痰裝置必須隨時消毒,避免患者因細菌感染引發肺炎。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係在睡眠過程中,因呼吸道阻塞,導致呼吸「間歇性」暫停,每小時會發生5次以上呼吸暫停或呼吸微弱的情形,且每次都持續10秒以上,嚴重者可能一夜呼吸就暫停超過百次。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大多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問題,且由於打呼情形嚴重,睡眠品質不佳,容易造成日間精神不濟。
CPAP是現今公認治療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有效的療法,係由一台可攜式呼吸輔助儀器,以及可通氣的軟管組成,軟管會連接到患者的面罩或「鼻罩」上,患者晚上睡覺時,幫浦會將加熱或加濕的空氣打入呼吸道,撐開阻塞或塌陷的部位,空氣就能順暢地進入肺部,減少患者打呼的狀況,也能改善患者因血液中含氧量不足,起床後「昏昏沉沉」的問題。
該報告自2000到2010年,追蹤逾6800名平均55歲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就醫紀錄,發現患者感染肺炎的比例,比正常人高出2成,其中曾使用CPAP治療者,感染比例增加32%,但未接受CPAP治療的患者僅增加15%,代表使用CPAP確實會增加罹患肺炎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使用CPAP會造成患者較難咳出痰液,或是因為呼吸不暢,導致本來應該在消化道的食物「逆衝」至呼吸道,必須靠肺部抽吸裝置抽出痰液或其他體液;這些治療措施都會增加醫療耗材插入呼吸道的次數,若消毒工作未盡確實,相對提高細菌感染的機率,且此類患者年齡普遍偏高,常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一旦感染肺炎,常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