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音樂倖存 二戰最年長餘民110歲去世

方家敏 2014/02/24 18:30 點閱 5079 次
艾莉絲‧桑莫是全球最年長的二戰屠殺倖存者,23日上午於倫敦的醫院去世。 (photo by艾莉絲‧桑莫官網)
艾莉絲‧桑莫是全球最年長的二戰屠殺倖存者,23日上午於倫敦的醫院去世。 (photo by艾莉絲‧桑莫官網)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全球最年長的納粹屠殺餘民艾莉絲‧桑莫,23日於英國倫敦辭世,享壽110歲。出生在捷克的桑莫於1943年被送入集中營,面對生離死別,她仍以音樂戰勝恐懼與不安,在集中營演出超過150場演奏會,讓自己與兒子免於受到德軍迫害,僥倖生還。她的傳奇一生被拍成紀錄片《第6號女士》,並獲提名角逐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

孤身住在倫敦的桑莫是一名鋼琴家,每天花上好幾個小時與她最愛的舒伯特和貝多芬共度午後時光。23日安詳辭世於倫敦一間醫院,享壽110歲。家人表示,桑莫於21日入院,23日上午離世。

【靠音樂倖存】
桑莫1903年出生於捷克布拉格,生長在一個德語猶太家庭,1943年與兒子一同被送進捷克的德勒辛斯塔集中營,並眼睜睜看見自己73歲的老母親被送往波蘭的奧斯威辛滅絕營,一去不返;她的丈夫也在德國的達豪集中營喪生。

二戰期間,約有14萬猶太人被送往德勒辛斯塔集中營,其中33430人於營中喪命,8萬8千人被轉往其他滅絕營。身為一名鋼琴家,桑莫唯有透過音樂才能熬過在集中營的日子。她受訪時驕傲地說,自己在集中營內演出超過150場演奏會,所有老人、孤苦無依的婦孺與病弱的人都出席,音樂成為他們的精神食糧。

BBC指出,桑莫所演奏的舒伯特與貝多芬,特殊之處在於古典式、較有活力且極具深度的風格,此一特色源自於她的恩師,奧地利古典鋼琴大師、也是20世紀最受敬重的鋼琴家之一,阿圖爾‧施納貝爾。他演繹德奧作曲家的作品一向被視為典範,甚至被譽為「發明貝多芬的人」。承繼大師的精髓,桑莫在集中營備受禮遇,與兒子成為1945年集中營解放時,2萬名倖存者中的2人。

【紀錄片角逐奧斯卡】
她坦承,演奏者在集中營內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待遇,不會被納粹侵犯也不會被送入滅絕營,「是音樂救了我。」雖然失去母親與丈夫,但她從不悲觀、絕望,也不憎恨德軍。「恨意會腐蝕人心,但生命很美妙,愛、自然、音樂都是美妙的事物,我們此生經歷的一切都是恩典。」

戰爭結束後,桑莫到以色列特拉維夫教音樂,隨後便與兒子定居在倫敦。她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第6號女士》(The Lady in Number 6:Music Saved My Life),獲提名角逐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

高齡110歲的桑莫今年1月接受《衛報》訪問時談到她的養生之道,除了30年如一日的均衡飲食,從不喝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料,她也強調,雖然要承受劇痛,但不可以老是坐著或躺著,要適時走動。「保持樂觀,欣賞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