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交流 該擔心什麼?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4/02/09 19:44 點閱 1855 次
社會大眾應共同監督政府對兩岸農業與食品貿易的政策。圖為去年公民上街頭抗議服貿協議草率簽訂一景。(photo by coolloud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社會大眾應共同監督政府對兩岸農業與食品貿易的政策。圖為去年公民上街頭抗議服貿協議草率簽訂一景。(photo by coolloud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兩岸服貿協議尚存在爭議,而貨品貿易協議也還在商定中,媒體報導卻指出國內種植的萵苣透過某企業與中國直檢總局、中國國台辦等協商下已允許快速通關,並在我國官方人員見證下,裝成兩貨櫃直接運往中國。

對照日前政府提及上海自貿區與台灣的示範區「對接」時,表示考慮由大陸質檢總局「指定」的「民間公司」,於示範區設立據點負責農產品檢驗,進入大陸通關即不必再檢驗的作法,此舉是否為日後中資來臺投資農產物流相關行業鋪路,引發外界關注。

民眾要質疑的是目前兩岸官方對於允許使用農業種類,檢驗方法暨設備,殘留標準並不一致,加以病蟲害疫病情況不同,在雙方政府未完全達成協議相互授權認證之前,基於維護消費者食用安全和外來病原菌把關等重要考量,生鮮農產品快速通關還有待商榷。

而此次出口僅憑私人企業即可撇開涉及兩岸人民食品安全的重大議題而非循官方協商管道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此次究竟是特例還是通案,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就整個事件對外說清楚講明白,讓其他有興趣的同業也可以依循同樣的模式,把國內生產農產品快速出口到對岸而不只是財團所獨享的特權。

更重要的是基於WTO國民待遇對等原則,中國當地所生產的農產品是否也可以循相同管道與流程快速輸入台灣。我國對於中國官方機構開具之安全檢驗證明和合格標章是否也同樣採納,主要憂慮在於中國農民習慣大量使用各類農藥、生長激素、抗生素、化學藥劑等等。

隨著貿易自由化後進入國內食品和原料的來源、種類更多元數量更龐大,食品安全的風險越來越高,幾乎成為國安問題,先進國家甚至透過精密的檢驗設備和人才合法阻擋國外農產品的輸入。

從黑心食品、eTag、官商豪宴等案例顯示國內民眾光抱怨改變不了官員與財團水乳交融的事實,必須團結起來共同來監督政府施政,令政府官員負起應負的責任,正如「診斷經濟學」大師薩克斯(Jeffrey D. Sachs)所言,唯有全民對政治有心有感才能矯正金權政治的弊病,才不會讓財團治國的夢魘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