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我們都身在「輻」中不知「輻」!」「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29日公布調查,發現全台有54個「游離輻射」超標3倍的測點,超標地包括學校、海邊、公園等民眾常聚集的公共區域,民間團體指出,游離輻射是人為製造,會隨空氣飄散,通常來自於核電廠、核反應爐,懷疑汙染源來自老舊核能廠跟燃燒低階核廢料的「減容中心」。
由民間團體志工組成的「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29日公布調查「游離輻射」超標地,自2013年3月到2013年底,檢測全台小學、公園、海邊、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達733個地點,累計1959個測點,其中54個測點超過標準值「每小時0.11微西弗」3倍之多。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林瑞珠表示,台東、花蓮等地,測出比原能的數值平均高出1.5倍。超標數值最高落在清大生技館,數值為1.92,台北市休閒勝地大安森林公園則有0.359。北投桃園國小、新竹三峰國小、彰化縣田中國小等,也都測出超標。
綠色陣線協會林長茂表示,測量方式有「地面」跟「離地一米」兩種,一米的高度約是一般婦女相關生育器官的高度,也是小孩子普通的身高,受輻射汙染影響很大。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工博士賀立維指出,以「物質不滅定律」來看,輻射只會隨風向、氣流、雨量到處流動,不會消失,汙染傷害更大。台灣能產生出這麼大量的游離輻射值,也只有核電廠、核反應爐等地。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成員質疑,台灣「游離輻射」汙染源來自老舊的核電廠跟燃燒低階核廢料的「減容中心」,要求原能會儘速提出說明跟因應對策。並建立一套輻射測值檔案作長期比對。此次調查結果已上傳至Google Map的《台灣環境輻射調查地圖》供民眾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