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 一戰百年的省思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4/01/21 18:43 點閱 3319 次
美國隨後也被捲進戰事。一場歐洲內戰,卻動員了全球許多國家。 (photo by Marine Corps Archives & Special Collection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隨後也被捲進戰事。一場歐洲內戰,卻動員了全球許多國家。 (photo by Marine Corps Archives & Special Collection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徹底摧毁歐洲近百年和平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眼將屆滿百年,許多國家,特別是爆發一戰的歐洲,更在積極籌劃各種大規模紀念活動。觀照歷史,滄桑百年間,大國崛起的方式不同於以往,全球化也改變世界的樣貎。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訪問波士尼亞省會薩拉耶佛,遭塞爾維亞激進份子暗殺而亡,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線。

【兩國戰爭全球捲入】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而原本只是兩國的戰爭,俄羅斯帝國誓言保衛塞爾維亞,德意志帝國則認為,若是奧匈帝國遭到攻擊,他們就有責任對帝俄宣戰,而且認為法國一定會幫助俄國,於是先下手為強,入侵盧森堡和比利時,並對法國宣戰。

英國長期以來保證要維護比利時的主權,緊跟著對德國宣戰。美國隨後也被捲進戰事。一場歐洲內戰,卻動員了全球許多國家。

【戰爭與和平都是手段】
許多歐洲人在戰爭後期幡然清醒,悲嘆這是一場不必要的、愚蠢的戰爭。然而,國家既是戰爭所造成的,國家也常藉由戰爭作出有系統的權力的展現。歷史的經驗顯示,戰爭與和平的鐵律,不是口說和平就會有和平,而是「邁向戰爭地獄的道路,正是由姑息與愛好和平的言辭所鋪平」。

簡言之,戰爭與和平都是手段,手段必須接受規範。但是,戰爭更多是誤判形勢的結果,或者是因細小爭端以至於失控,或者是因領導人的不安全感所致。
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透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作為戰爭最初的政治目的,不僅成為衡量戰爭行為應達到何種目標的尺度,而且成為衡量應使用多少力量的尺度。

【埋下二戰火種】
大戰結束後,協約國與軸心國在法國凡爾賽宮簽署《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做為終戰處理的依據。所有戰後的安排不論是領土、賠款或資源重分配等議題,大都建立在法國尋求絶對國家安全與如何控制德意志權力的基礎上。

美、英、法、義四國一方面希望在公正的基礎上重建世界秩序;另一方面,希望滿足四年戰爭中累積仇恨的宣洩。法國更希望永久摧毁德國,同時補償法國的損失。決定歐洲後續歷史發展的《凡爾賽和約》是強行規定的和平,即勝利者以征服者的姿態強加在戰敗國身上。

和約假定德國會合作履行條約,但是,之後的歷史發展證明德國並不接受敗戰的事實,更埋下二次世界大戰的火種。

【亞洲現勢如當年歐洲】
前英國駐南韓大使埃弗瑞德(John Everard)認為,當年的德國一如現在的中國,是個崛起的勢力,對過去受辱滿懷怨憤,試圖改變現狀。但是當年的法國和現在的日本希望維持本身地位,且各自擔心崛起的勢力主宰世界;而當年的英國和現在的美國等強國則希望無需介入,問題可以自行解決。

省度亞洲現勢,中日兩強國客觀並存的事實,經濟繁榮、民族認同感強,而且存在領土爭端、難以化解彼此的歷史宿怨和民族主義政治文化,與百年前一戰前夕的歐洲,確有幾分神似,殊值東亞諸國領導人借鑑。

百年變遷,預埋著文明進步的線索;百年文明,伴隨戰爭與和平力量的消長而演進。每個國家都有著和平的想望,和平卻必須從戰爭而來。戰爭不可能維擊統治世界的權力,強權不可能成為公理,戰爭只會導致玉石俱焚。這是紀念一戰百年之時,世人應有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