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MIT 消費者還能信賴?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4/01/01 12:06 點閱 2371 次
台灣食品接連出包,政府需加強建立食品履歷、協調相關部會、促進資訊透明化,以重新擦亮MIT優質品牌形象。(photo by izensu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食品接連出包,政府需加強建立食品履歷、協調相關部會、促進資訊透明化,以重新擦亮MIT優質品牌形象。(photo by izensu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蒙受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帶來的困擾,這些危害使染病人群罹患急性和慢性疾病造成醫藥費、生產力損失、食品召回和市場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食品安全已經成為消費者共同關注的議題。

在中國食品安全問題頻傳,如地溝油、假雞蛋、毒豆芽、老鼠肉假冒羊肉,還有毒奶粉等等,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公眾安全感的主要問題之一,為此中國政府正積極透過嚴格稽查與修法重懲來洗刷黑心產品製造國的污名。

【日本食安出大包】
過去在世界各地(包括台灣),消費者只要在超市裡看到標有「日本製造」的食品以及加工品,就會覺得放心。

但今年秋天,日本也傳出食安問題。日媒報導,阪神阪急酒店用包裝橙汁冒充鮮榨橙汁,以冷凍魚肉假冒鮮魚;隨後也傳出許多大型餐廳、超市與百貨公司,以進口牛肉冒充昂貴和牛等作假情事。

越來越多日本消費者質疑企業良心,以及日本政府過度重視產品包裝行銷,卻忽略實質內涵與安全的基本要求,對國內消費以及出口食品安全的態度不如以往嚴謹,已經重創日本食品安全過往所累積的良好口碑。國內外消費者普遍對日本製造失去信賴,許多國家為了自家消費者的食用安全也減少進口日本食品。

【台灣食安曾經名列前茅】
根據日本政府統計資料,日本2012年整體食品和農產品出口,較福島核災前水準減少了16%,讓安倍政府憂心,先前所宣示到2020年要將日本的農產品和食品的每年出口總額增加到1兆日圓的雄心壯志,恐難順利達陣。為此,日本政府積極透過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和品質安全把關,以及努力爭取到將其傳統食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能挽回日本製造的聲譽。

同樣的消費者對於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食品(尤其農漁產品),無論在品質和安全上的總體評價,雖然稍遜於日本製造,仍然名列前茅,台灣生產製造的食品一向較具品質保證,也反映在售價上,才會有黑心商人意圖從國外進口廉價農產品如茶葉、稻米、香菇、蒜頭等混入國內的產品重新包裝後,以國內品牌高價出售,藉以獲取高額利潤。

可惜在短短一年內台灣生產的食品接連出包,從麵包、混米、油品、深海魚、進口美牛到鮮乳等且風暴持續延燒,出事廠商完全沒有認錯道歉的誠意,先否認再推給作業疏失,待證據確鑿無法抵賴後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道歉,企業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消費者的利益之上,唯利是圖。

【政府疏於把關】
而政府相關部門平時疏於把關,又未能於第一時間掌握正確資訊迅速做出危機管控,讓恐慌持續擴散;接下來的處置過程又投鼠忌器怕對產業造成不利影響,中間又夾雜本位主義作祟,最後對廠商的裁罰總是重重舉起輕輕放下。
這些言行透過國內外媒體密集報導,讓消費者清楚看到台灣廠商的黑心以及台灣政府在食安危機處理和安全把關上的低能,使得消費者原本對台灣製造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已經影響到台灣製造食品的買氣和銷售。

為恢復消費者對台灣製造食品的信賴,除了積極建立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履歷,以及及早發現問題並加重刑罰責讓廠商不敢輕易觸法外,應該強化政府部門執行效能,讓食安相關資訊及時公開透明化,才能重新擦亮MIT優質品牌形象,挽留失去的消費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