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鋼琴 《凱吉一歲》繪聲繪舞

杜胤廣 2013/12/25 21:00 點閱 2759 次
動見體劇團音樂藝術家林桂如與編舞家董怡芬在25日上午,展演最新作品《凱吉一歲》,獻給已故的現代音樂家約翰.凱吉,希望實踐他的精神,尋找新的聲音。(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動見體劇團音樂藝術家林桂如與編舞家董怡芬在25日上午,展演最新作品《凱吉一歲》,獻給已故的現代音樂家約翰.凱吉,希望實踐他的精神,尋找新的聲音。(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彈鋼琴不見得要用手彈,將琴槌用棉線綁著舞者手腳,隨著舞者擺動也可以發出琴音,這是「動見體」劇團作品《凱吉一歲》的表演片段,他們還利用鋼琴琴弦與各種金屬瓶罐創造各種聲響,展現前所未見的視聽體驗。

「動見體」劇團25日召開演前記者會表示,音樂藝術家林桂如、編舞家董怡芬與裝置藝術家王仲堃,要將作品獻給已故的現代音樂家約翰.凱吉,尋找新的聲音。林桂如表示,此次演出並沒有要再製或重現約翰凱吉的作品,而是透過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產生對話,實踐他的精神。

約翰凱吉是美國前衛音樂藝術家,其精神來自於他對音樂創作的反省,例如他在1952年發表的名曲《4分33秒》,是一首沒有音符、沒有聲響的作品,演奏者雖與樂器出現在舞台上,卻靜默無聲,完全以「靜寂」來表現音樂,引起爭議。因此,他不只希望在演奏技法上有所突破,更希望透過創作,展現音樂的新概念。

董怡芬表示,《凱吉一歲》不是以動作來編舞,而是當她身體擺動時,透過身上棉線的拉扯,產生聲音,來決定自己的動作,就像被鋼琴操控的懸偶一樣,每個舞動,都會影響聲音。所以,創作時不太注意動作如何,反而是透過聆聽聲音,尋找自己的肢體動作。

《凱吉一歲》將帶給觀眾不同於劇場或音樂會的演出,觀眾所觀賞的位置也一律採抽籤模式進場,觀眾將感受到不同的空間設計、舞蹈與音樂。

影音新聞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