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世界各國醫療照護費用都占政府支出的極高比例,因此經費更應該花在刀口上。美國加州大學公衛學院研究指出,美政府每年挹注大筆經費,用於醫療及長期照護,但並未帶來延長病患生命的實質效果,究其原因,是美國政府較不注重疾病預防,也未積極改善貧窮的社會現況所致。
加州大學公衛學院團隊統計1991至2007年,全球27個先進國家醫療照護系統,在政府支出及病患健康間的運作成效;該篇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在27國當中排名第25,在該國醫療照護體系下,民眾平均花費100美元,可「換得」延長生命2周,但德國人花費相同的金額,卻可延長生命長達4個月,顯示美國人的付出成本與「期望」不成正比。
長期致力於改善美國醫療照護體系的羅伯特伍德強森基金會曾經統計,美國每年花費960億美元在照護吸菸及二手菸導致的相關疾病患者,430億美元在高血壓患者,170億美元在糖尿病患者,支出總額上看2兆7千億美元;該基金會強調,如此「天價」支出,是因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長期飽受慢性疾病折磨,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就占據75%的醫療照護支出。
「美國醫療照護系統的運作成效遠不及歐洲各國,是因為欠缺有效的疾病預防政策。」加州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裘蒂海曼接受《亞特蘭大》雜誌專訪時表示,與歐洲各國相比,美國政府投注於輔助國民運動、培養健康飲食等生活習慣的資源確實較少,而生活習慣正是影響慢性病患病率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另一方面,貧窮常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連結在一起,相對影響貧民的健康狀況。海曼指出,透過社會福利制度改善貧窮現況成效越卓著的國家,花費在醫療照護的經費就越少,美國政府必須制定更完善的社福法案,以改善貧民過度仰賴醫療照護體系的情形。
延伸閱讀:http://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abs/10.2105/AJPH.2013.301494?a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