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為了海洋生態的永續,環團與中研院共同發起「愛鯊DNA檢測計畫」,登上國際期刊。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鯊魚是海洋頂端掠食者,更是鞏固海洋生態系的重要物種,然而台灣卻名列全球獵捕鯊魚第4大國,僅次於印尼、印度和西班牙。為了海洋生態的永續,環團與中研院共同發起「愛鯊DNA檢測計畫」,登上國際期刊。環團指出,台灣民眾愛吃的鯊魚煙、魚翅中,其中有19種鯊魚都名列保育危險名單,漁業署卻放任捕撈;然而漁業署卻辯稱,國際保育組織屬NGO,並無強制力,環團所說的滅絕鯊魚則實屬低風險種類。
荒野保護協會於2011年發起「愛鯊DNA檢測計畫」,吸引近千名民眾捐款支持,與全台16縣市志工到各大攤販、市場採集鯊魚肉樣本,再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合作,進行DNA生命條碼解碼分析。結果發現台灣民眾愛吃的鯊魚煙、魚翅中有9成8的鯊魚種都是屬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動物紅皮書的近危種,屬於易危、瀕危的鯊魚也超過5成。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說,透過NGO組織與科學單位的努力,這份愛鯊計畫在全台的超市、漁港、菜市場、小吃攤、年貨大街、保健食品店採樣,共採集1000份鯊魚肉,由中研院抽樣檢驗671個樣品,成功驗出548份。而這份首次揭露台灣食用鯊魚物種多樣性的科學研究也登上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
「台灣名列全球鯊魚的第四大國,也是魚翅的主要消費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陳昭倫指出,在成功驗出的548份樣本中,研究人員透過DNA序列發現共有20種鯊魚,其中19種都名列紅皮書,其中紅肉丫髻鮫、白肉丫髻鮫、烏斑白眼鮫和大白鯊都被列為瀕危物種,在許多海域都已公告禁捕,竟在台灣的菜市場出現。
目前過度的魚翅消費已使得全球鯊魚族群數量與物種多樣性急遽下降,陳昭倫認為,愛鯊計畫以DNA生命條碼技術針對已被冷凍、肢解,從外觀無法判斷魚種的情況下,鑑定鯊魚種類,以利計算鯊魚物種保育數量。但他也擔心,不斷消費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魚種,恐導致海洋生態平衡的瓦解,產生物種滅亡的連鎖效應。
愛鯊計畫前召集人、海龍王愛地球執行長林愛龍指出,目前漁業署現行的漁業統計年表僅以粗淺的大鯊、黑鯊、鯊條、水鯊、馬加鯊5種分類來記錄鯊魚的漁獲情形,完全看不出詳細的物種分類法,無法達到實質的漁業資源管理。
「一隻被歸為『鯊條』的小鯊魚在漁港以40元兜售,還附贈3條小魚。但這隻鯊魚寶寶在其他海域可能是易危或近危物種,卻因為台灣的分類混亂,漁民不知道這是什麼魚,就將之隨意賤賣。」她建議,當務之急應是改良現行的漁獲記錄資料庫,並逐步增加禁捕物種,漁民也較能接受。
針對環團的指控,漁業署回應道,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並非政府組織,雖有紅皮書名列保育物種,但無強制力,且指我國捕獲的9成8近危物種,實屬低風險物種。另外,漁業署的漁業統計年報中所列出的5類鯊魚是我國主要漁獲的鯊魚種類,而目前國際魚業管理組織所要求蒐集的鯊魚物種,漁業署也已透過漁民通報、統計。漁業署強調,台灣不僅已禁止「割鰭入港」,也推廣全魚利用,確保漁業資源完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