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裝進口也有假 國際條碼三不管

方家敏 2013/11/11 14:52 點閱 12653 次
立委陳亭妃爆料,市售有多款進口油品雖打上「原裝進口」字樣,其國際條碼上的國家代碼卻與包裝產地不符,可能是從國外購買大桶油再行分裝、加工。(Photo by方家敏/台灣醒報)
立委陳亭妃爆料,市售有多款進口油品雖打上「原裝進口」字樣,其國際條碼上的國家代碼卻與包裝產地不符,可能是從國外購買大桶油再行分裝、加工。(Photo by方家敏/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國際條碼與產地不符,進口油進入『三不管』地帶!」民進黨立委陳亭妃11日召開記者會爆料,市售有多款進口油品雖打上「原裝進口」字樣,其國際條碼上的國家代碼卻與包裝產地不符,可能是從國外購買大桶油再行分裝、加工。衛福部食品管理署簡任技正王貞懿回應,今後分裝後的油品不得標示為原裝進口,但國際條碼並沒有權責單位負責管理,陳亭妃要求相關單位儘速訂定管理辦法。

台北市議員黃珊珊日前曾指出,桂格食品公司進口的「得意的一天」兩款橄欖油中,雖然都標榜是義大利原裝進口,但國際條碼卻有代表義大利的「800」和代表德國的「417」之分。11日陳亭妃也拿出坊間標榜100%國外進口的橄欖油,發現瓶罐上寫著「西班牙原裝進口」的橄欖油,國家代碼本應為49,卻出現471(台灣);還有義大利原裝進口橄欖油標示489(香港)和471的條碼。

網路上流傳,只要辨識國際條碼前3碼就可知道購買的油是否為原裝進口,如今卻發現有如此大的分歧,陳亭妃懷疑廠商可能是從國外購買大桶油,再自行分裝、加工,至於包裝與內容物的一致性還有待查證。

王貞懿澄清,國際條碼並非食管署的權責範圍,但進口油若經台灣分裝,則不可打上「原裝」字樣,否則廠商恐涉及標示不實,並可處以4萬到20萬元的罰鍰。財政部關務署簡任技正黃國珍也坦言,商品條碼並非海關認定產地國的依據,小包裝的進口油雖有產地標示,但大桶裝的油品則是要依運輸船隻、交易文件、發票等資訊來認定產地,「若廠商進口後再加標的油品,海關就沒辦法管理。」

「油品居然只要打上『原裝進口』等字樣就可以進入無權責單位、無法可管、不用送檢的『三不管地帶』,那我們吃的進口油到底是真是假?」陳亭妃擔心民眾為買進口油品花大錢,卻無法透過包裝、條碼確認內容物的真偽,雖然食藥署表示進口分裝的油品不可標示為原裝進口,卻沒有相關法條規範,消費者仍難安心。
財團法人商品條碼策進會處長胡榮勝說,不肖廠商假冒油品產地,標上原裝進口是有可能,因為國際條碼是由廠商自行處理,「條碼是以品牌為主,不是以產地為主」,因此只要進口的公司是西班牙就可標名西班牙代碼49。消費者若要透過條碼了解產品資訊還須上網查證,無法一眼就辨識出油品產地。

陳亭妃認為,衛福部、關務署、商業司等相關單位應儘速訂出「原裝進口」食品的管理辦法,例如廠商若進口大桶油分裝加工,則應註明進口地與加工地,如「西班牙進口,台灣加工」等字樣,並建置一系列的產地履歷系統,讓消費者購買時能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