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精神病 甘迺迪遺志未竟全功

李昀澔 2013/10/22 17:42 點閱 3575 次
美國總統甘迺迪生前簽署的最後一項法案,是推動1500家精神醫療中心的設置,但時至今日仍未落實。(photo by thesmuggler- Night of the Swallow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總統甘迺迪生前簽署的最後一項法案,是推動1500家精神醫療中心的設置,但時至今日仍未落實。(photo by thesmuggler- Night of the Swallow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於遇刺身亡前不久的1963年10月31日,簽署了任內最後一項法案,是有關精神疾病患者的照護醫療體系建置。甘迺迪提出3億2900萬美元預算,計畫在全美設立1500家精神醫療中心,將精神病患的長期照護及追蹤系統,從傳統醫療體系當中獨立出來。

但半世紀下來,甘迺迪的願景究竟實現了多少呢?1500家精神醫療中心只有半數成立,且多半沒有獲得足夠金援,導致人力設備嚴重不足。

前眾議員、甘迺迪的姪子派崔克甘迺迪,本週計畫於波士頓召開座談會,除紀念甘迺迪50年前高瞻遠矚的精神醫療照護法案,同時廣邀各界人士,商討如何改善美國精神醫療現況惡化的問題。

1963年時全美有50萬人住在州立醫院精神科病房,甘迺迪希望藉由廣設精神醫療中心,緩解州立醫院的病房壓力,並與社區照護體系結合,讓精神疾病患者就近接受照顧及治療。但50年後的美國社會仍然受到精神疾病的威脅,患者製造的槍擊案件層出不窮,許多人因此回頭檢討甘迺迪精神醫療法案的執行成效。

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艾波鮑姆表示,精神醫療中心始終不足,各州立醫院又持續縮減病床數,精神病患者只能演變為遊民或犯罪者,引發社會問題,「全美前3大提供精神疾患照護的單位,分別位在伊利諾州庫克郡、洛杉磯,以及紐約萊克斯島;很不幸地,全部都是監獄。」

造成精神醫療體系開倒車的原因,是甘迺迪推動立法時,並未載明各精神醫療中心長期的經費來源;由於精神醫療中心強調社區化機能,因此聯邦政府便將營運責任交給州政府,但州政府卻又負擔不起,「每逢總預算緊縮,州政府只好先砍精神醫療經費。」達特茅斯大學精神病學教授羅伯特德雷克指出,雷根政府時期,碩果僅存的精神醫療中心甚至必須「自給自足」,導致現存的中心設備普遍「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