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數國家把反毒視為戰爭,但是,伴隨著現代西方文明而來的毒品泛濫問題,要從根本拔除,無疑有其高難度,當代全球反毒戰爭仍未竟其功。每年6月26日的「國際反毒日」,多數國家都會在這一天誓言進行「反毒戰爭」,對毒品的供應及施用者施以刑罰,以刑事訴訟對抗毒品,將毒害社會的毒品掃除。
事實上,從1998年6月10日聯合國召開「世界毒品問題特別會議」,由150國共同發表「政治宣言」,強調應有效壓制毒品供需問題,並要求各國政府全力推動。轉眼15年過去了,毒品狂潮不僅未如聯合國所願得以戢止,反而愈演愈烈,幾已發展到失控的地步。
毒品販賣的進化
加拿大卑詩省及美國加州研究人員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非法毒品交易每年高達3,500億美元,緝獲毒品的數量增加使毒品價格下跌,但毒品純度和效用卻不斷提升,毒品交易更猖獗,全球透過執法控制非法毒品市場,打擊毒品的行動並未獲得預期成效。
21世紀全球毒品氾濫,已經不是犯罪、治安、心理、社會問題。毒品可取代貨幣的暴利誘惑下,販毒集團的運作已進化到高度組織化、結構化,並由社會菁英操盤的層次。
恐怖組織以毒品籌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拜科技發展所賜,更有利於國際販毒活動,而航空運輸的興起、通訊技術的精進,以及國際貿易的頻繁,人與貨物流動即時性,更助長毒品犯罪組織擴張勢力。全球化過程,除了國家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依存外,毒梟為因應刑事偵查的全球聯繫,走私毒品手法將推陳出新,愈來愈組織化、技巧化。
毒品販運與交易是第一個利用全球化獲益最大的非法行業,也因此使得毒品市場的競爭更形激烈,即使各國不斷強化執法力度,毒品走私風險相對增加,依舊無法徹底瓦解販毒集團。
網路商務興起,網路虛擬市場讓毒品查緝工作事倍功半。毒犯充份利用網際網路的匿名特性,運用加密電子通訊手段,策劃販毒和交易。
最近遭美國聯邦調查局在舊金山逮捕的伍布瑞希特(Ross Ulbricht),正是藉經營「絲路」(Silk Road)網站,使用「比特幣」(Bitcoin),隱藏買家和賣家身分,非法販售海洛因及古柯鹼等毒品,以及雇用殺手等非法服務和商品圖利,光是佣金收入就高達8,000萬美元。
至於恐怖組織更以走私毒品募集資金,利用網路販毒獲取的暴利,供作訓練與恐怖攻擊的後勤與財力支援,對全球安全的威脅更甚於犯毒集團。
全球反毒戰爭依舊方興未艾。販毒集團與恐怖分子透過網路連結,將計劃、行動與後勤分散到世界各地,單一國家的法律體系與掃蕩行動已無法應付,必須寄望各國在情報蒐集、資訊整合、與協同作戰上共同合作,反毒戰爭才不致淪為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