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殺死性侵犯? 刻畫印度婦女覺醒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3/10/15 16:49 點閱 3386 次

印度寶萊塢新片《殺死性侵犯?》,探討的是如何遏阻對女性暴力犯罪的議題,電影靈感來自首都新德里2012年12月16日發生的女大生「達米妮」,搭巴士遭集體性侵致死案。

《殺死性侵犯?》一片傳達了印度社會不再容忍對女性犯罪的訊息。在此之前,內政部長辛德在一名5歲女童遭強暴後,竟表示「強暴又不是德里才發生,其他地方也有。」此話一出,無異在民眾抗議高漲之際提油救火。

種性制度的約束

印度目前仍有約9萬件懸而未決的強暴案,「達米妮」案發後,德里巿政府設「181」婦女協助專線,迄今接獲逾20萬通求助電話,並通報1,121件強暴案,比前年同期的405件增加716件。

達米妮過世這一天,民眾在新德里市中心的賈塔爾曼塔天文臺公園廣場,點燃「達米妮之火」弔唁,總理曼莫漢雖承諾將採取必要措施,保障婦女安全,但性侵案還是不斷激增。要改變印度根深蒂固的父權結構已非易事,何況,印度社會仍受「種姓制度」的幽靈所制約。

藉寡婦宿命控訴父權

加拿大導演蒂帕.梅塔在《禍水(The Water)》影片中,曾以種姓制度為題材,藉寡婦的宿命控訴父權思維,批判《摩奴法典》導致印度社會的不流動。梅塔拍攝的靈感來自印度摩奴法典第五章156-161節「寡婦理應受苦,克己守貞至死;喪夫後守貞的妻子可以上天堂,不貞的女子來世會轉生為胡狼。」的教義。全片以女主角卡麗安妮的生與死,呈現蒂帕.梅塔的女性主義意識型態和對印度社會的關懷。

儘管「達米妮之火」讓印度人民意識到不能再姑息女性暴力犯罪,但生活在《摩奴法典》教義下的2,700萬名寡婦的命運,依舊無法掙脫枷鎖。寡婦們還在不合理的宗教約束下延續生命,正如同處在不平等社會階級中,恐懼被性侵的印度婦女。從《禍水》、「達米妮之火」到《殺死性侵犯?》,提供印度社會反省婦女人身安全的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