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當前的政治環境中,朝野對立已成為主流和日常,而這種對立的結果不僅損及了政府的執行力,也導致了民眾對政治的不信任感。
透過回顧近期的憲政爭議、大罷免潮以及行政效能的困境,可以清楚看到各方對政治格局的影響,而這些問題的核心在於治理理念的失衡,與溝通的缺失。
為對抗忽略民生
首先,從《憲法訴訟法》的覆議案可以看出,行政院與立法院的對抗已經不僅是權力制衡的正常現象,更顯示出執政當局對於政治現實的忽視。
在朝小野大的情勢下,覆議案結果早可預期,執政當局仍執意推動,無異於浪費行政資源與時間。這種情況凸顯了一個問題,當前執政黨的決策機制是否真正以國家利益為依歸?與其沉溺於象徵性對抗,是否更應該集中力量於實際政策的落實與民生問題的解決?
其次,大罷免潮的興起再次揭露了政治生態中的深層矛盾。柯建銘提出的「雙罷」計劃,無論在正當性還是合理性上,都受到廣泛質疑。民調顯示,支持罷免行動的民眾比例明顯低於反對者,這反映了多數民意對於政治對立升級的厭惡。
但執政黨對此並未明確表態,更甚者以「尊重公民團體」為由默許行動持續進行。這種態度無助於緩和局勢,只會進一步深化社會的對立情緒。
內閣應拿出治績
另一方面,卓榮泰內閣的施政表現亦廣受批評。以「行動創新,AI內閣」為口號的行政團隊,在上任八個月後未能展現出令人信服的成果。例如號稱重大政策的經發會建議至今未見實質進展,打詐成效不彰,高鐵南延案則問題重重,這些情況反映了執政當局在施政重心上的迷失,與缺乏效率的問題。
面對上述困境,總統賴清德在任期內多次強調朝野和解的重要性,但事實卻與宣言背道而馳。在朝野爭執不休的背景下,他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喝所謂的「和解咖啡」,但這樣的象徵性姿勢難以掩蓋實際行動上的缺乏。更有甚者,柯建銘的罷免計劃與賴的和解主張形成強烈反差,令民眾質疑執政黨是否在玩弄雙重標準。
靠口號不靠行動?
當前台灣的政治問題並非僅靠口號與象徵性的措施即可解決,執政當局若真心追求朝野和解,應該採取更積極且務實的步驟。例如學習過去領袖如蔣經國的施政精神,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推動民生福祉。蔣經國的成功在於他以民為本,秉持親民的態度,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多方面發展,而非以對立為手段。
此外針對當前的憲政爭議,行政院應該展現更高的格局與智慧,而非一味尋求釋憲或覆議等程序性手段來對抗國會多數。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應該回歸理性溝通與協商的軌道,只有在政治對話中尋求共識,才能真正推動台灣的政治進步與社會和諧。
重建人民的政治信任
最後,民進黨應深刻反思其執政方式與內部文化。正如游盈隆所言,應以「大溝通、大和解、大改革」的方式回應社會期待。這不僅是化解朝野矛盾的必要手段,更是重建人民對政治信任的重要契機。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領導人應該放下仇恨,摒棄鬥爭心態,真正以國家與人民的福祉為施政核心。
台灣的政治現況需要一場深刻的自我檢視與轉型,無論是憲政紛爭、大罷免潮,還是施政效率的低落,背後都指向同一個核心問題:政治領導力的失靈與治理理念的偏離。唯有重新拾起務實與溝通的精神,才能帶領台灣走出對立與僵局,邁向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