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要幫助一個人,不是只給他魚吃就好,還要教他如何釣魚。
這個道理通常講到這裡就結束了,絕大多數人也都同意,這就是解決問題的終極辦法,「給魚」就是只給他支援與資源,還要讓他會「釣魚」,就是培養與訓練能自行謀生或永續經營的能力。
若池塘無魚?
但是,台灣國際飢餓對策協會的牧師說:如果池塘裡沒有魚,會釣魚又有什麼用呢?
全球八十億人,平常狀態下,就有將近十分之一的人口,經常性處在飢餓狀態下。所以從聯合國附屬組織到許多已開發國家,有無數個公益團體,一直努力在想辦法「餵飽」這些人,這些作為的比喻,就稱為是給他們魚吃。
大環境提供了機會嗎?
飢餓人口通常都是身處在未開發或低度開發的國家,援救人員也了解光只是提供給他們食物,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也會在該地教導一些必要的技術與知識,也有安排年輕人到外國留學的計畫,也就是讓這些人養成「釣魚」能力。然而,如果國家的領袖沒有決心與魄力,甚至有些政府就是貪贓腐敗,則沒有空間容許人民施展,沒有境界可以開發,學得一身技藝也是枉然。
事實上,教育無法「學以致用」,並非貧窮地區獨有的現象,先進或富裕國家也一樣如此。在台灣醫界中,相關學系畢業,理所當然需考試取得證照才能執業,問題是,每年考照及格率,除醫師(三類)約八成以上,護理約五成以外,其他包括藥師第一階段、檢驗、復健與營養等等職系,平均都在三成以下。
空有技術
雖然有人解釋,這是「既得利益者」為了把持資源,所以墊高門檻所致,但也有人認為,醫事職系學生的水準,原本相對就比較不平均,所以及格率偏低的情形並不奇怪。
然而,無論如何,進學校學得一身「釣魚」功夫後畢業,出社會要被認可功夫已合格,可釣之處卻沒有蓄養足夠的魚,甚至數量少得可憐,無從發揮,不能不說是個可悲的現象。
可悲的程度,也可能不下於「挨餓」,而這或許不只是個人問題,政府應該要負起大部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