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重塑技職教育 減少青年失業

戴肇洋 2024/11/26 11:23 點閱 1897 次
總統賴清德今年9月接見2024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代表團,並說會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預計從明年到2028年,4年內投入新台幣32億元。(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今年9月接見2024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代表團,並說會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預計從明年到2028年,4年內投入新台幣32億元。(中央社)

11月22日主計總處公布10月失業率為3.40%,較上月的3.47%下降0.03個百分點,不但持續兩個月下降,而且續創24年同月新低;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3.38%,則與上月持平。至於青年失業率方面,其中15~24歲年齡層今年「前10個月」平均11.36%,更是2008年以來同期新低,加上年底消費旺季,將有助於國內勞動市場逐漸朝向穩定發展。

青年存在失業壓力

由於每年6~8月是各級學生畢業走出校園,投入尋職行列的季節,這些學生身份將會從「非屬勞動力」轉換為「勞動力」,此一期間若沒有找到工作,則將會被列入為失業者,使得青年失業率應聲上揚。9月之後,若這些畢業學生找到工作或是重返校園持續求學,則此時青年失業率自然下降。亦即青年失業率升降變化,每年皆是不斷重複呈現此一現象。

不過,在喜迎國內失業率持續下降的同時,令人意外的是,9月15~24歲年齡層青年失業率,並未有如往年於畢業季結束後呈現季節性下降,而是從8月的11.83%略為上升至9月的11.88%,創下最近13個月以來最高。

雖10月已緩降至11.53%,但高於去年同期的11.21%,甚至高於今年前10個月平均的11.36%。至於25~29歲年齡層青年失業率也是如此,呈現該降未降。此意味著,目前國內青年仍存在著失業壓力。

勞動市場供需有落差

此外,再從青年失業者平均失業周數分析,依據主計總處調查顯示,從今年8月的11周上升至9月的13周;其中,25~29歲年齡層青年失業周數更上升至23周;若與往年比較,今年8~9月青年失業周數變化似乎頗為顯著。回顧歷年資料可以發現,僅有少數經濟陷入低迷年代,例如全球金融海嘯後期2010年9月,導致青年失業率未能下降。此一現象,似乎反映目前國內青年族群尋職難度愈來愈高。

在此同時,檢視青年尋職是否誠如上述呈現難度愈來愈高現象,此與這些年來國內企業面對嚴重缺工困境對照,兩者之間似乎存在矛盾。歸納其癥結,除了過去20餘年以來薪資陷入停滯,許多青年族群不願「低就」之外,其最為關鍵莫過勞動市場供需落差,亦即青年投入職場專業水準無法滿足企業需求條件,導致所學難以致用。

優化技職教育

也就是說,1990年代之後隨著國內高等教育大幅開放,加上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社會對藍領技術人才不如白領階層的傳統觀念渲染下,大學院校蓬勃發展,雖滿足青年擺脫升學桎梏輕鬆取得文憑,但卻又造成過去曾培育企業基層技術人才的「技職教育」體系崩壞,讓許多青年無法從「教育平台」中銜接、建立未來在職場上必須具有的競爭實力。

無庸置疑,目前技職教育正面對著產業技術快速發展,如何在少子化時代下促進技職教育與時俱進轉型為協助青年就業,進而升級為提供企業的人才庫,是政府相關部門極為嚴苛之挑戰。未來勞動市場對基層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政府在政策上應該協助技職教育回歸本質,同時進行優化,讓技職教育作為培育青年職場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唯有如此,始能真正解決青年失業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