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蘇丹紅、米酵菌酸與多個餐廳接連爆發食物中毒事件,食安問題已讓人心惶惶!衛福部次長林靜儀23日於研討會指出,隨著新興的食品技術與商業模式興起,相關法規制度也應加緊跟上。台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表示,台灣仍缺乏食品汙染物的數據庫,可參考國際定期舉行人體生物偵測調查。
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事件頻傳,包括蘇丹辣椒粉、寶林茶室食品出現的邦克列酸(即米酵菌酸)、八方雲集與藏壽司食物中毒事件,使得民眾人心惶惶。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研究中心於23日舉辦「食品安全研討會」,盼建立更健全的食品安全政策框架。
外送平台衛生管理
林靜儀表示,從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送、零售到消費者手上,甚至後續廚餘的回收再利用,都可能出現汙染。她指出,因為氣候變遷的狀況,食品安全也出現大的挑戰,如極端氣候導致食物來源地更動、新興病原菌增長機會大增或高溫加速食材腐敗。
她指出,隨著可食用昆蟲、植物肉等新興食物技術,或者食品外送平台或雲端廚房等新商業模式出現,都需要法規儘速跟上。林靜儀舉例說,「植物奶」常被視為乳品的替代品,但其實就主要成分來看,植物奶應視為油脂,而非蛋白質產品。
林靜儀表示,未來除了外送平台業者自主衛生管理指引等法規標準修訂之外,也會結合大數據、國內外輿情分析等技術,透過食安風險智能偵測的方式輔助食安決策,如國外發生重大食安事件時,台灣能儘速確認是否有進口相關產品,並進行下架等措施。
建食物污染資料庫
針對食品安全的監測,廖凱威舉例說,德國成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針對德國人的飲食習慣,從採購清單、食品購買到烹飪過程進行食安檢測,在美國與韓國也有定期進行人體生物偵測調查。
他說,在台灣,雖然有國民營養調查或國家攝食資料庫,紀錄非常多國民營養攝取的資訊,但缺卻乏食物汙染物的資料庫。
廖凱威提到,在食安事件爆發時,包括醫師、營養師或公衛學家都會跳出來評論,但其實食品安全的範圍相當廣泛,從細菌、寄生蟲、化學物質到重金屬等不同領域,很難全部資訊都一併掌握,所以也應培養食品安全的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