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加倍、倍加與修養

施壽全 / 醫師 2024/05/19 17:53 點閱 1499 次
基督教的「倍加運動」,是指信徒從一增為二,就加倍了。(網路截圖)
基督教的「倍加運動」,是指信徒從一增為二,就加倍了。(網路截圖)

基督徒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要領」其中之一是「引人歸主」。但在基督徒僅佔人口不到5%,且大多數人是民間信仰的台灣社會,並不容易推動。所以,一些具使命感的教會領導者,就換個說法,稱之為「倍加運動」,也就是說信徒從一增為二,就加倍了,以此類推,目的在鼓勵信徒們無須氣餒,繼續耕耘。

「加倍奉還」合理嗎?

有趣也諷刺的是,在我們社會中,因為媒體宣傳,如今流行的則是「加倍奉還」,所以,若有人遭到污衊或冤屈,將來一逮到機會,就要以倍數於當事人所受的待遇,回報到原先的加害人身上!

遭到污衊或冤屈,該不該「加倍奉還」,是一個必須視不同狀況做判斷,見仁見智,難謂有標準答案的課題。比如說有人覺得原諒將導致「姑息養奸」,不是好辦法。但也有人選擇原諒,讓更高層次的道德彰顯出來,這就牽涉到所謂個人的「修養」問題了。

最「上乘」的修養

傳說唐朝宰相婁師德曾有「唾面自乾」的事蹟,馬太福音5:3也所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當然堪稱最「上乘」的修養,但人要如何處理情緒,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平常人遇到屈辱,或者當場回應,或事後循管道申訴,或從暗晦途徑反擊,或無法發作只好隱忍,然後含怨在心造成精神耗損。

寬恕別人,釋放自己

「修養」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多半曾經歷「平常人」階段的煎熬與磨練,然後了解到,採取一般的應對方式只有使自己陷入精神無法平衡,或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中,其實是基於「利己」的思維,最終才能夠提升自己的修養。

基督思想強調「寬恕」,寬恕別人,事實上就是原諒且釋放了自己。以世俗的語言說明,廣義的「倍加運動」,就是引人向善的意思,也是一種值得稱道的修養。

對於受委屈有機會「加倍奉還」,或許一段時間可以一吐心中塊壘,但冤仇宜解不宜結,無論人對人、團體對團體或國對國,常從起初的小小不滿,演變成不共戴天之仇,永無終了之日,對此,能不「慎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