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之18》圖文並茂的黑潮之旅

魏國彥 2024/05/12 12:13 點閱 1459 次
黑潮水色偏黑,故而得名,流經臺灣東方海域,由南向北,浩浩湯湯,似乎恆定不斷。(中央社)
黑潮水色偏黑,故而得名,流經臺灣東方海域,由南向北,浩浩湯湯,似乎恆定不斷。(中央社)

23年前「國際海洋鑽探」ODP195 航次於2001 年3 月6 日由關島出發,橫越西太平洋,於5 月3 日抵達台灣基隆港。

沿途完成三個站位(ODP1200, 1201 及1202 站位)鑽探,共鑽取12 口岩心,其中位於龜山島東方5公里處的1202站位是由我設計並領導,鑽了四口岩芯,目的在於瞭解古黑潮在冰河時期有無進入南沖繩海槽,以及黑潮對於亞洲大陸邊緣氣候冷暖變化的影響。

當年四月下旬我們完成1201站位布設海底地震儀的任務後往臺灣進發,大海浩瀚,航程遼遠,日升夕照,日復一日,景色不變,我在實驗室牆上以中文寫下四句無人能懂得古詩:「朝見黃牛、目見黃牛,三天三夜,黃牛如故」,排遣我既無聊又雀躍的心情,因為即將迎來執行了33年的國際大洋鑽探在臺灣附近水域第一次深部鑽探。

也許是太多天沒有幹活了,當「果敢號」航穿越琉球島弧,進入分隔太平洋與沖繩海槽的宜蘭海脊時,負責探測任務的技術主任提議下放一個海底流速探測儀,以便瞭解黑潮底部的流速,大家都覺得是個好主意。

但才下放儀器沒兩分鐘,我們便失去訊號,纜索下方空蕩蕩的,昂貴的儀器已被強勁的黑潮拉扯而去,這是航行七海、有二十餘年海上實戰經驗的探測主任平生僅見,連呼My God! 怎麼可能?!

終於了解黑潮威力

我雖在黑潮上下遊巡曳多次,也從未料到在這個有左右地形限制的峽口位置使得上湧的黑潮海流受到擠壓而加速,首度見識到黑潮的爆發力。近日讀到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前主任詹森教授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江偉全副研究員合寫的新書《黑潮震盪》(2023年12月出版),對於黑潮的威力才有更進一步學術性的瞭解,也讀到黑潮與旗魚、鬼頭刀的密切關係,平添海鮮餐桌上的話題。

黑潮水色偏黑,故而得名,流經臺灣東方海域,由南向北,浩浩湯湯,似乎恆定不斷。但是2017年初, 黑潮主軸向東偏離,離開臺灣東岸,花東外海僅見一片白花花的、向南飄送的沿岸流,漁民叫苦連天,這就是他們口中所說的「苦流」,因為補不到魚。

黑潮為什麼偏離?能不能預測?有沒有規律性?週期性?這就是海洋物理學家詹森教授三十年來學術生涯的研究重點,也種下他與江偉全合作出書的契機。

海洋物理故事多

詹森大學時學的是機械,會走上清苦、冷門的海洋物理研究另有一番「海海人生」的甘苦辛酸。書中也記述了許多功在大海「小人物」的故事,讀來特別親切有趣,有專長與海上探測、海軍退下來的外省老伯,也有在地鏢魚老手永福叔。永福叔不認得東海岸山脈邊上的臺11線,卻告訴詹森教授黑潮稱做「臺6線」,因為「臺6」閩南語發音近似Tairyo,類同日語魚貨豐收「大魚」一詞。

「臺6線」就是旗魚鏢手追風戰浪的高速公路,是大洋迴游魚類的快速道路,從菲律賓東岸一路流來,途經臺灣花東,北上琉球、日本九洲、四國,這其實是一條國際通道,連動著千年來的族群遷移與漁場春秋。

追蹤旗魚一千里

開卷有益,讀此書才知道全球旗魚(billfish)有6屬12種,黑潮線上就有六種:劍旗魚、紅肉旗魚、黑皮旗魚、立翅旗魚、雨傘旗魚、短吻四鰭旗魚。

其中一條編號#59262號的立翅旗魚身被放裝了一支追蹤器,2011年5月4日於台東三仙台外海放生,追蹤一年,記下牠在黑潮上下游的千里行程:5、6月中,旗魚順黑潮北上,進入沖繩海槽,游曳至東海,七月穿出太平洋,到日本四國海域,8-10月逆黑潮南行至日本沖繩附近海域,11月順著沿岸流行經臺灣東部海域,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次年4月份又離開南海,再度穿越巴士海峽東行,「搭乘臺9縣」黑潮快車北行」,經過沖繩到達日本奄美大島海域,因追蹤器自動彈脫魚體,這才結束了這歷時一年的千里追蹤。

旗魚的移動速度時快時慢,平均速度每天3.4-70.5公里,從而瞭解了旗魚季節性迴游習性。

詹森教授當年讀機械系學得的機械製圖技術讓他成為手繪海洋科學示意圖高手,成品散見全書各章,近年又加入很多電腦繪圖,與時俱進,為全書增色不少。書中還有許多詹教授與江研究員的私房照片,以及其他合作者提供的實景攝影,全書正文244頁,幾乎無頁無圖,色彩繽紛,琳琅滿目。

編輯串起文字與照片

如同「書林打獵之16」介紹的《追火山》一書,這本書標誌著臺灣出版界科普書在地化的新嘗試,我們除了讀到大量在地的海洋學資訊與探究過程,也看到「野人出版」投入得大量工本與用心,尤其表現在一幅幅完全中文化的海洋學知識的圖幅上,以及兩位作者第一手的海上攝影照片。

兩位作者的專業恰巧在海洋學兩端,一位是偏重數理的物理海洋學,研究帶點抽象意味的大洋環流;另一位研究海洋生物資源,著重於和人類經驗與民生最需要、最接近的漁業。編輯部如同影劇編導,將兩位專家的文字、照片、科學示意圖巧妙揉合,讓讀者有一頁接一頁翻閱下去的衝動,各章節以圖帶文,又以文引圖,配合的恰到好處。

總之,這是一本賞心悅目,輕鬆可讀,隨著作者在臺灣海域逐浪追魚,有一場收穫豐富的海上之旅。


”AA”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前主任詹森教授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江偉全副研究員合寫的新書《黑潮震盪》(2023年12月出版)。 (網路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