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輔導機制失靈 籲提高專輔人力比

簡嘉佑 2024/01/02 13:58 點閱 8640 次
學生團體「EdYouth」理事長李瑞霖(右起)、民進黨立法委員吳思瑤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書彬2日於記者會,。(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學生團體「EdYouth」理事長李瑞霖(右起)、民進黨立法委員吳思瑤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書彬2日於記者會,。(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超過六成的自殺學生在自殺前沒有獲得各級學校的心輔諮詢!學生團體「EdYouth」理事長李瑞霖2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學生憂鬱、自殺率逐年攀升,政府應落實校園專輔人力1比800、全面推動心理假等措施。學者黃雅羚也指出,學生最常受到「情緒」與「家庭」議題困擾,應融入「情感教育」到課綱。

提高專輔人力比

EdYouth 2日推出「校園心輔政策白皮書」,分析學生主要的壓力來源包括學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交友人際關係。同時,因為校園輔導室常常被認為是「有問題的學生」才會去的地方,導致僅約2成學生面對困難時,願意尋求專業心輔人力的協助。

李瑞霖提出六大呼籲說:「權責機關應公布學生自傷、自殺等相關數據,研究結構性因素」、「學生輔導法修法,大專院校專輔人員提高到1:800」、「推動各校心理假」、「教育部心輔諮詢會,納入具心輔知能的學生代表」、「將輔導原理與實務納入師資培訓必修課程」與「推動全民心理健康教育」。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指出,學校是青少年自我認同最重要的場域,學園輔導主要分為三級制度,從學園人員將心輔融入課程、到學校的輔導室與縣市政府局處的諮商中心。她分析發現,「情緒」、「家庭」與「人際」是學生最常面臨到的議題,所以融入「情感教育」到課綱當中,也相當重要。

漏接6成自殺學生

民進黨立法委員吳思瑤說,我國對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注嚴重失衡,需要從國家政策進行調整,包括15到30歲民眾每年有三次心理諮商的補助政策。但她指出,儘管校園有三級心輔機制,但仍漏接約6成的自殺學生,所以需檢討諮商中心的硬體措施與位置,並融入貓狗等寵物,並考量心理假等措施。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劉書彬指出,民眾心理需要滿足,如在家庭階段就得到關愛,才能培養出正確的品德,還能將善行擴散出去。她認為,不能光想從法律解決問題,所以需要從小、從家庭等各方面來處理。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李玉嬋也說,許多學生遇到問題時,不太願意尋找心理諮商的人力,大多數都會先尋求同儕協助,反而錯失專業的服務。

她說,除了心理健康之外,追求「幸福感」更加重要,學生健檢需要納入「心理健檢」,檢視人際支持系統、情緒調節的方式與自我認同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