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發炎常以發燒與疼痛來表現,常用來處理發炎的是非麻醉性解熱鎮痛劑。這一類藥物中,類固醇效果最強,但副作用也大,所以科學家就研發出一些「非類固醇抗發炎劑」。
但有趣的是,有兩種藥不被歸類為「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使用歷史卻最久,範圍最廣,數量最多,分別是乙醯水楊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與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乙醯水楊酸傷胃
乙醯水楊酸原型水楊酸是1828年被提煉出來。乙醯水楊酸能去皮膚角質,口服藥含量300毫克,是19世紀到20世紀上葉,最常用的解熱鎮痛劑。只是乙醯水楊酸傷胃,所以逐漸被乙醯胺酚取代,但乙醯水楊酸也「轉型成功」,劑量減至每粒80-100毫克,扮演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的重要角色。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誕生於1955年。它能解熱,雖然止痛效果相對最弱,但因大多數疼痛都屬輕微,它不傷腸胃,在身體吸收代謝也快,所以被極普遍使用於無時不有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身體疼痛。
乙醯胺酚曾經有一蒙塵歷史,有人一次服用15公克,造成肝傷害來自殘。劑量超過7.5公克就有毒性,但診療上一般一次一粒只0.5公克,一天最多2公克,不至於有什麼不良作用,現在也很少聽到有人用它來做傻事了。
一度出現缺貨現象
當年乙醯胺酚問世一段時間,專利保護過後,就誰都可以製造了。含學名成分乙醯胺酚,但商品名不同的單方或複方藥品有數十種,價格從一粒新台幣幾角到十幾元不等。成分雖同,但價格差異大,也許可用牛肉在小吃店與大飯店不能等量齊觀來解釋,這當然牽涉到包裝、廣告與行銷費用。
前一段時間新冠疫情荼毒全球,所幸絕大多數都是輕症,其症狀常包括發燒與疼痛,治療也以改善症狀為主,所以市面上乙醯胺酚就曾被大肆收購,一度出現缺貨現象。
雖然不斷有新非類固醇抗發炎劑問世,但乙醯胺酚「溫敦」的性質,使其地位始終未被撼動。只是乙醯胺酚已年近七十,明明是老到無新奇之處了,卻依然活力旺盛,每天都在電視上露臉,一些專業人士還爭相為它背書,著實讓內行人感到好笑。
或許該換著角度想吧。人對社會還有用,而且也不會引起副作用,就是老了,能被當作是「老當益壯」的典範,也是一種榮耀吧 !